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7-68,共2页
Marine Sciences
参考文献3
-
1梁瑞云,海洋科学,1994年,4卷,68页
-
2曹清刚,全国对虾人工养殖对虾疾病综合防治及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年
-
3薛清刚,全国对虾人工养殖对虾疾病综合防治及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年
同被引文献40
-
1孔杰,刘萍,石拓,相建海.中国对虾杆状病毒一个DNA片段序列测定[J].海洋学报,2003,25(S2):186-189. 被引量:11
-
2样晓玲,宋晓玲.杆状病毒性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和病理学[J].海洋水产研究,1995,16(1):1-10. 被引量:103
-
3于佳,王秀华.单克隆抗体酶联合免疫技术检测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的病原及其 …[J].海洋水产研究,1995,16(1):40-50. 被引量:50
-
4于佳,宋晓玲.1994年浙江省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及传播途径的初步调查[J].海洋水产研究,1995,16(1):91-98. 被引量:15
-
5严隽箕.虾池中病毒介体的研究[J].水产科学,1995,14(6):6-8. 被引量:8
-
6蔡生力,黄,王崇明,宋晓玲,孙修涛,于佳,张岩,杨丛海.1993─1994年对虾暴发病的流行病学研究[J].水产学报,1995,19(2):112-119. 被引量:90
-
7战文斌,俞开康,孟庆显.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杆状病毒病的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1995,2(3):22-28. 被引量:32
-
8王晓洁,邢婧,绳秀珍,周丽,战文斌.白斑症病毒感染与病毒囊膜完整性的关系[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5):785-791. 被引量:7
-
9张进兴,孙修勤.中国对虾卵细胞中病毒的初步研究[J].黄渤海海洋,1997,15(1):48-51. 被引量:6
-
10梁瑞云,海洋科学,1994年,3期,68页
引证文献4
-
1王淑萍.湛江叉鞭金藻生态条件的研究1.营养盐浓度对湛江叉鞭金藻增殖的影响[J].水产科学,1995,14(1):18-20. 被引量:3
-
2闫冬春,魏福强.水产养殖动物病毒传播途径的研究现状[J].水利渔业,2006,26(1):110-112. 被引量:2
-
3张家松,董双林,董云伟,闫冬春,田相利,刘相义.虾池中桡足类及其休眠卵携带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初步调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3):405-408. 被引量:5
-
4肖余生,梁瑞云,徐尔栋,曹登宫.“净水灵”对对虾池饵料生物的毒性试验[J].海洋科学,1997,21(3):72-72.
二级引证文献10
-
1钟婧,吕小梅,李光,方少华,王义权.几种环境因子对叉鞭金藻种群增长的影响[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6):44-47. 被引量:3
-
2孙成波,陈荣胜,范玉阳,施钢,邓超,王平.五种水产消毒剂对中华哲水蚤的毒性试验[J].渔业现代化,2008,35(2):43-45. 被引量:1
-
3方少华,吕小梅,钟婧.远红外纳米陶瓷对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J].台湾海峡,2008,27(4):440-444.
-
4于佐安,王崇明,李赟,任伟成,蔡玉勇.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VNV)卵内的垂直传播途径[J].水产学报,2009,33(6):1031-1036. 被引量:6
-
5蔡玉勇,任伟成,曲朋,贾志磊,王崇明,李赟.扇贝养殖海区中小型浮游生物携带AVNV的荧光定量检测[J].中国水产科学,2011,18(4):735-741. 被引量:1
-
6张家松,李卓佳,陈义平,文国樑,罗亮,王奕玲,冷加华,曹煜成.2010年广东沿海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携带WSSV和IHHNV的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10):44-45. 被引量:3
-
7姜恒,吴斌,阎冰,吴志强,邢永泽.Cu^(2+)对两种海洋微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广西科学,2013,20(1):60-65.
-
8曹启猛,刘清兵,于跃芹,蒋克勇,刘梅,王雷,王宝杰.山东沿海养殖和野生双齿围沙蚕营养成分比较及饵料安全性评价[J].中国水产科学,2016,23(5):1164-1172. 被引量:5
-
9王庚申,施慧,谢建军,汪玮,何杰,许文军.白斑综合症病毒在日本囊对虾精养池塘中的动态变化[J].水产科学,2017,36(6):763-767. 被引量:4
-
10张超,王印庚,张正,孙金生,韦信贤,马来.养殖对虾白斑综合征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7):15-20. 被引量:2
-
1钟硕良,阮金山,陈碧霞.虾池底泥间隙水中铵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日本对虾养殖的影响[J].海洋科学,1997,21(3):67-69. 被引量:2
-
2郭福生,孙淑芳,徐瑞,吴时友,姚龙涛,徐菊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对虾杆状病毒[J].中国动物检疫,1994,11(6):5-6. 被引量:4
-
3钟硕良.虾池底泥间隙水中氨氮的变化特征及其对虾池生态环境的影响[J].海洋通报,1999,18(5):41-47. 被引量:2
-
4渔业生态环境[J].南方水产科学,2004,6(2):40-43.
-
5杨显祥,李荣福.虾鹅轮养对罗氏沼虾养殖环境影响的研究[J].河北渔业,2012(7):23-25. 被引量:2
-
6王晓云,王慧,赵燕,陈红菊,季相山.紫外诱变选育高活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及其降解饲料能力评价[J].中国水产科学,2016,23(6):1351-1357. 被引量:10
-
7何亮华,李建生.两种对虾养殖模式下池塘底泥耗氧速率的研究[J].生态科学,2013,32(5):553-557. 被引量:1
-
8查广才,周昌清,麦雄伟.凡纳滨对虾低盐度高产虾池环境微生物生态研究[J].生态科学,2006,25(3):231-235. 被引量:10
-
9贾俊涛,吕艳,李筠.对虾围隔生态系底泥中细菌数量动态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03,24(4):76-78. 被引量:12
-
10祝国芹,姜静颖,刘卫,谢新满,孙文山,刘新春.高活性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应用[J].水产科学,1994,13(1):6-10. 被引量: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