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用花培技术选育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花培技术选育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刘建平,胡道芬(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100081)洪立芳,刘秉全,毛振武,李增高,张爱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100081)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是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在通常的杂交育种过程中,不育系要经过多代...
作者
刘建平
胡道芬
洪立芳
刘秉全
毛振武
李增高
张爱武
机构地区
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
出处
《北京农业科学》
1995年第4期22-24,37,共4页
Beij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粳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花药培养
分类号
S511.22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04
1
付亚萍,刘文真,胡国成,斯华敏,孙宗修.
关于转基因技术应用于水稻育种研究的思考[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659-2666.
被引量:9
2
柴卫淑,谭学林,师佳,陈联秀.
液体培养基在水稻花药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145-146.
被引量:10
3
孙宗修,斯华敏,程式华,湛小燕.
麦芽糖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率的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1993,7(4):227-231.
被引量:47
4
朱德瑶,万勇,沈显华,潘皓.
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1993,5(2):81-87.
被引量:2
5
徐吉臣,朱立煌,陈英,陆朝福,才宏伟.
用双单倍体群体构建水稻的分子连锁图[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4,21(3):205-214.
被引量:46
6
黄英金,刘宜柏,况慧云,徐正进.
辐照杂合材料结合花药培养技术育成早籼新品种赣早籼56号[J]
.核农学报,2005,19(2):81-84.
被引量:7
7
张安中,向跃武,张志雄,王家银,周贤明.
花药培养在水稻籼粳交恢复系选育上的应用[J]
.作物学报,1994,20(6):758-761.
被引量:12
8
关世武.
提高寒地水稻花药培养效率的几个关键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38-39.
被引量:5
9
李竹英,袁龙江,王淑敏,冯瑞英,王洁.
籼粳稻及其杂交种花药培养力遗传研究[J]
.北京农业科学,1995,13(6):28-30.
被引量:2
10
李兴莲,谢戎,邓锡洪,何光华,杨正林,左永树,吴丽君.
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广亲和恢复系花培效果比较[J]
.西南农业学报,1995,8(A01):88-9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富昊伟,李友发.
水稻花培育种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710-711.
被引量:4
2
葛胜娟.
水稻花药培养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J]
.种子,2013,32(8):45-50.
被引量:15
3
葛胜娟.
水稻花药培养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J]
.种子,2013,32(9):47-50.
被引量:1
4
王柏秋,李鑫,苗立新,刘中卓.
花药培养技术及其在北方粳稻育种中的应用与探讨[J]
.北方水稻,2018,48(2):34-3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王薇薇,羊杏平,范淑英,刘广,张曼,徐锦华.
甜瓜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关系[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4):108-112.
被引量:20
2
陈红,秦瑞珍.
水稻花药培养过程中各种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3):52-56.
被引量:35
3
张珍,王冬翼,郜李彬,王依明.
杂合粳稻两系不育系的高培养力原因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9):48-48.
4
李怡斐,黄启中,张世才,林清,吕中华,黄任中.
辣椒花药培养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J]
.辽宁农业科学,2014(5):30-37.
被引量:5
5
李三和,陈志军,刘凯,杨国才,王芳芳,胡刚,周雷,闸雯俊,游艾青.
籼稻不育系花药培养诱导条件探讨[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9):4868-4870.
被引量:10
6
刘晓娇,郭江涛,杨建忠,巫玉申,赵小浦.
水稻花药培养影响因素探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15,56(12):55-57.
被引量:2
7
唐小波.
烟草花药培养研究概述[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18-19.
被引量:2
8
冯明芳,苍晶,卢秋巍,郑成成,赵金梦,李佳鸿,秦璐楠,杨薇,孟婧,朱祥春.
黑龙江粳稻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研究[J]
.核农学报,2016,30(10):1906-1913.
被引量:3
9
孙晓强,崔海瑞,汪庆.
水稻花药培养力的遗传控制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25-28.
被引量:2
10
周历萍,王淑珍,阮松林.
不同倍性水稻植株形态与生理特性差异比较研究[J]
.杭州农业与科技,2016,0(5):26-28.
被引量:1
1
孙宗修,卓丽圣,程式华,冯锋.
水稻花培技术的改进及其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综述)[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7,5(3):244-252.
被引量:16
2
李兴莲,谢戌.
花培技术在两系杂交稻育种上的应用效果研究:Ⅰ.光(温)敏核不育材料及…[J]
.水稻高梁科技,1994(1):6-8.
3
于世选,朱之垠,韩玉芹.
应用花培技术选育春小麦新品系[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0(1):43-45.
4
于凤池,姚坚,姚海根.
水稻花药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59-59.
被引量:5
5
胡道芬,刘建平,洪立芳,刘秉佺.
利用花培技术加速粳稻恢复系的改良[J]
.北京农业科学,1992,10(6):8-10.
6
罗琼,曾千春,周开达,胡延玉,汪旭东.
水稻花药培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J]
.杂交水稻,2000,15(3):1-2.
被引量:33
7
戎均康.
大麦的花药培养(二)[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1(4):43-44.
8
张兰民.
从龙粳21的选育看黑龙江省超级稻育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1):9-12.
被引量:5
9
关世武.
寒地水稻花培技术及其育种成就[J]
.中国稻米,2011,17(5):25-27.
被引量:3
10
董建力,李树华,叶兴国,任贤,许兴.
优质高产多抗春小麦新品种宁春42号及其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7(2):21-21.
北京农业科学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