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一种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PCR扩增
被引量:6
出处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63-67,共5页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98
-
1俞开康,战文斌,周丽,孟庆显.我国沿海养殖对虾的疾病及研究现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z1):1-5. 被引量:17
-
2高玮,黄灿华,兰萍章,张立人.斑节对虾肝胰腺和血淋巴组织细胞的体外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z1):119-122. 被引量:11
-
3刘正忠,黄玉雯,苏城.PCR检测试剂诊断对虾白点病毒[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z1):141-146. 被引量:3
-
4战文斌,张利峰,王远红,福田颖穗,俞开康.对虾白斑症病毒 (WSSV)对蟹类的感染(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z1):154-158. 被引量:5
-
5江世贵,何建国,吕玲,邓敏,江静波,王维部,陈怡飙,马之明.白斑综合症病毒对斑节对虾亲虾的感染及垂直传播的初步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z1):164-171. 被引量:26
-
6中国对虾肝胰腺类丝状病毒的电镜观察[J].动物学报,1997,43(S1):133-134. 被引量:2
-
7胡珂,王立平,段爱梅.中国对虾的组织培养[J].水产学报,1991,15(4):328-331. 被引量:24
-
8蔡完其,陆宏达.患暴发性病毒病的中国对虾肝胰脏病理变化[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4,3(1):27-33. 被引量:9
-
9张立人,张建红,陈棣华,肖莲春.东方对虾杆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装配[J].电子显微学报,1994,13(5):354-354. 被引量:22
-
10邹国祥,谭金山,侯颖一,叶孝经,王文兴.对虾肝胰腺肌上皮细胞的杆状病毒[J].电子显微学报,1994,13(5):358-35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6
-
1吴中华,刘存仁,王金星.PCR技术在中国对虾病毒病检测中的应用[J].黄冈师专学报,1998,18(4):73-77. 被引量:3
-
2王安利,李文利,孙儒泳.对虾病毒的分离纯化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9,8(4):349-357.
-
3丁■,郑莲.聚合酶链式反应在对虾病毒研究中的应用[J].海洋通报,2001,20(3):77-81.
-
4丁燏,郑莲.对虾病毒性疾病研究最新进展[J].台湾海峡,2001,20(3):396-404. 被引量:1
-
5张奇亚.水生低等脊椎动物病毒生态学研究[J].病毒学报,2001,17(3):277-281. 被引量:4
-
6雷质文,黄倢,寇运同,鲍蕾,林修光,战文斌.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实验室检测技术[J].海洋湖沼通报,2002(2):52-5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1
-
1王秀华,王崇明,黄倢.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J].中国水产科学,2005,12(1):38-42. 被引量:3
-
2杜世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河南科技,2005,24(7):22-23.
-
3冯书营,黄倢,张士璀.桡足类浮游动物细胞膜与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结合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2005,12(4):458-464. 被引量:1
-
4王春霞.对虾白斑综合症的综合防治[J].河北渔业,2005(4):44-44.
-
5张春磊,王爽,王秀利.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与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6,22(C00):209-212. 被引量:1
-
6冯腾,王秀利,常亚青.PCR技术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6,22(5):62-66. 被引量:3
-
7黄旭雄,周洪琪,宋理平.急性感染对中国明对虾非特异免疫水平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7,31(3):325-331. 被引量:27
-
8曾晓蓓,张立新,甄亚平,尚宏伟,孙海梅.制备组织石蜡切片琼脂预包埋法的应用性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52-53. 被引量:8
-
9周瑶佳,涂尊方,税斐,阳瑞雪,汪开毓,耿毅,黄小丽,欧阳萍.温度对锦鲤疱疹病毒体外培养和致病性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39(4):20-24. 被引量:2
-
10马超,杨莉莉,郑秋月,郑文杰,曹际娟.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2,32(3):96-100. 被引量:1
-
1沈卫德,李兵,王文兵,陈克平.野桑蚕NPV与家蚕NPV的外形差异及多角体蛋白基因的研究[J].蚕业科学,2004,30(4):359-362.
-
2杜建宇,张珈敏,郭海涛,张晓东,胡远扬.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国病毒学,2001,16(4):350-354. 被引量:13
-
3唐芬芬,邵榆岚,钟健,张永红,黄平,董占鹏,廖鹏飞,白兴荣.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株系的分子鉴定初探[J].蚕业科学,2014,40(6):1030-1035. 被引量:3
-
4覃玥,陈保善.应用二温式PCR检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方法[J].蚕业科学,2015,41(3):565-570. 被引量:2
-
5于少芳,陈琳,相兴伟,胡小龙,杨锐,吴小锋.利用家蚕细胞表达重组蝎毒素蛋白及其杀虫效果分析[J].蚕业科学,2011,37(3):449-455.
-
6庄楚雄,张秋福,钟文彪,黄自然.柞蚕核多角体病毒基因工程载体的研究——Ⅱ.柞蚕核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克隆、定位及部份DNA的序列分析[J].广东蚕丝通讯,1990,24(1):29-35.
-
7梁湘,李俊,陈慧珠,卓秋红,龙羽燕,屈达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LAMP可视化检测技术的建立[J].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63-168. 被引量:4
-
8张永红,唐芬芬,邵榆岚,朱峰,白兴荣.从云南蚕区分离BmCPV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克隆与系统发育分析[J].蚕业科学,2015,41(6):1036-1043. 被引量:1
-
9赵同海,张永安,王玉珠,陈昌洁.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J].林业科学,2001,37(3):78-82. 被引量:5
-
10刘吉平,王永宾,魏建影,辛锦兰.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PCR检测及其部分序列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1,30(6):664-669.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