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评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评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编辑部贺自爱罗志立教授等主编的《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一书,已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这是一部以论文形式构成的专著,分四编容纳50篇学术论文共90余万字的巨篇,...
作者
贺自爱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94-394,T002,共2页
Oil & Gas Geology
关键词
造山带
四川地
地质演化
构造地质学
分类号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2
1
陈社发,邓起东,赵小麟,罗志立,刘树根,CJL.Wilson,P.Dirks.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二)[J]
.地震地质,1994,16(4):413-421.
被引量:65
2
刘和甫,梁慧社,蔡立国,沈飞.
川西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J]
.地质学报,1994,68(2):101-118.
被引量:214
3
罗志立,宋鸿彪,赵锡奎.
C-俯冲带及对中国中西部造山带形成的作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2):1-7.
被引量:32
4
吴世敏,马瑞士,卢华复,贾承造.
西昆仑地震展布与塔西南“A”型俯冲[J]
.石油实验地质,1997,19(1):1-4.
被引量:5
5
张国伟,孟庆任,刘少峰,姚安平.
华北地块南部巨型陆内俯冲带与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现今三维结构[J]
.高校地质学报,1997,3(2):129-143.
被引量:94
6
袁学诚.
秦岭造山带地壳构造与楔入成山[J]
.地质学报,1997,71(3):227-235.
被引量:37
7
陈衍景.
影响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的因素及其机制[J]
.地学前缘,1998,5(A08):109-118.
被引量:58
8
“造山带研究”笔谈会[J]
.地学前缘,1999,6(3):1-19.
被引量:12
9
吴正文,张长厚.
关于创建中国造山带理论的思考[J]
.地学前缘,1999,6(3):21-29.
被引量:16
10
任纪舜,牛宝贵,刘志刚.
软碰撞、叠覆造山和多旋回缝合作用[J]
.地学前缘,1999,6(3):85-93.
被引量:246
引证文献
1
1
罗志立,刘树根,雍自权,赵锡奎,田作基,宋鸿彪.
中国陆内俯冲(C-俯冲)观的形成和发展[J]
.新疆石油地质,2003,24(1):1-7.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汤良杰,杨克明,金文正,吕志洲,余一欣.
龙门山冲断带多层次滑脱带与滑脱构造变形[J]
.中国科学(D辑),2008,38(S1):30-40.
被引量:60
2
王少军.
A-型俯冲与B-型俯冲的特征和判别[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4):44-45.
被引量:2
3
吴世祥,汤良杰,马永生,郭彤楼,黄仁春,程胜辉,李儒峰,陈梅涛.
四川盆地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分析[J]
.地质学报,2006,80(3):337-343.
被引量:17
4
罗鉴文,顾锦才.
大地电磁在北天山冲断带阿什里地区的地质勘探成果[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6,3(4):245-250.
被引量:4
5
罗志立,雍自权,刘树根,孙玮,邓宾,杨荣军,张全林,代寒松.
四川汶川大地震与C型俯冲的关系和防震减灾的建议[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4):337-347.
被引量:9
6
刘亢,曲国胜,许华明.
前陆盆地构造作用的沉积响应[J]
.新疆石油地质,2008,29(6):778-781.
被引量:5
7
邓宾,刘树根,李智武,刘顺.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隆升作用特征-低温年代学证据[J]
.第四纪研究,2009,29(3):574-585.
被引量:12
8
侯贺晟,高锐,贺日政,刘金凯,酆少英,管烨,蔡勋育,James.H.Knapp,Francis T.Wu.
盆山结合部近地表速度结构与静校正方法研究——以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结合部为例[J]
.石油物探,2010,49(1):7-11.
被引量:10
9
邓宾,刘树根,刘顺,李智武,司建涛,郭兵,田小兵.
松潘—甘孜褶皱带较场弧形构造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地质论评,2010,56(1):31-42.
被引量:5
10
邓宾,刘树根,刘顺,李智武.
川西北松潘-甘孜褶皱带较场弧形构造显微应变机制[J]
.地质通报,2010,29(5):697-706.
被引量:6
1
谢洪源.
《元素地球化学》评介[J]
.地球化学,1985,14(2):181-181.
2
河北省地矿局援川地灾防治工作[J]
.河北地质,2009(1).
3
关心支持援川地灾防治工作[J]
.河北地质,2009(1).
4
河北省援川地灾专家组赶赴四川地震灾区[J]
.河北地质,2008(3).
5
王宪忠.
即将崛起的海洋开发[J]
.科技成果纵横,1996(5):36-36.
6
林业抗震救灾大事回眸[J]
.中国林业,2008(11):13-13.
7
张祖勋,魏群敏.
从GPS和GIS技术的崛起展望90年代的测绘技术[J]
.武测科技,1992(2):1-5.
被引量:1
8
李申生.
《太阳辐射能的测量与标准》评介[J]
.太阳能学报,1989,10(4):425-426.
9
安作相.
中国沉积学界的世纪之作:评介《中国沉积学》[J]
.图书与石油科技信息,1996,10(2):56-58.
10
黄锡畴.
评介国外两种沼泽湿地地图[J]
.地理科学,1996,16(3):287-288.
被引量: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