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机制名优茶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名优茶商品化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机制名优茶工效高,成本低,工艺规范,品质稳定,经济效益丰厚,发展前景广阔。当前开发机制名优茶的主要对策是:建设名优茶生产基地,抓好名优茶机械的合理选型与配套;坚持名优茶品质特色,规范机制工艺;制订名优茶品质标准,注册商标。
作者
潘根生
机构地区
浙江农业大学
出处
《茶叶》
1995年第1期12-14,共3页
Journal of Tea
关键词
名优菜
机制
茶叶加工
机制工艺
发展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1
沈培和,刘栩.
有关我国茶叶标准的问题[J]
.中国茶叶,1994,16(3):6-7.
被引量:3
2
虞大澄.关于名茶热的冷思考[J]茶叶,1994(02).
3
王家斌.
面向市场 振兴浙茶[J]
.中国茶叶加工,1994(1):12-14.
被引量:1
4
陈应志.
我国名优茶的发展及今后的方向[J]
.中国茶叶,1993,15(5):8-9.
被引量:3
5
谢丰镐.从全国文化名茶的评比谈提高名茶品质的意见[J]茶叶,1992(04).
共引文献
4
1
李海生.
不同铜水平下茶苗对铜的吸收与累积研究[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5(3):74-76.
被引量:1
2
李忠林,钟秉全.
名优茶组合采摘经济效应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1994,7(S1):38-41.
3
刘明丽,彭云,许艳艳,刘娜,曾旭,黎明勇.
我国名优茶机采机制的研究现状[J]
.食品工业,2023,44(5):287-291.
4
李海生,张志权,席嘉宾.
茶(Camellia sinensis L.)对铜的吸收与累积[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12(3):36-3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6
1
陈朝银.
新型茶叶饮料的加工与开发[J]
.食品工业科技,1989,10(6):8-10.
被引量:1
2
肖菊香.
调整茶类品种结构是恢复和发展湖南茶叶生产的重要举措[J]
.茶叶通讯,1995,22(1):39-40.
被引量:2
3
黄仲先.
论我省名优茶生产的几项关键技术[J]
.茶叶通讯,1995,22(3):2-4.
被引量:6
4
赵和涛.
电子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J]
.今日科技,1995,15(5):9-9.
被引量:2
5
赵和涛.
特种茶类开发及加工技术[J]
.农牧产品开发,1995(8):15-17.
被引量:2
6
阮宇成,王月根.绿茶滋味品质的化学鉴定及定级标准[J]中国茶叶,1987(06).
7
林刚,松久次雄.以测色评定日本绿茶品质的研究[J]中国茶叶,1987(01).
8
彭继光等.湖南名茶[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9
阮宇成,王月根.绿茶滋味品质的化学鉴定及定级标准[J]中国茶叶,1987(06).
10
林刚,松久次雄.以测色评定日本绿茶品质的研究[J]中国茶叶,1987(01).
引证文献
4
1
赵思东,黎星辉,汪衡平,许华平,朱林生.
加工工艺对名优茶品质影响的研究[J]
.经济林研究,1996,14(3):5-8.
被引量:7
2
赵思东,黎星辉,汪衡平,许华平,朱林生.
加工工艺对名优茶品质影响的研究[J]
.茶叶通讯,1996,23(4):20-24.
被引量:3
3
康孟利,薛旭初.
中国茶叶加工的发展趋势[J]
.宁波农业科技,2007(1):11-12.
被引量:3
4
司辉清,庞晓莉,刘建军,彭萍,侯渝嘉.
机制针形名优绿茶工艺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4):370-37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易亮,陈怀亮,张雪芬,申占营,蔡志.
信阳茶区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分析[J]
.经济林研究,2005,23(3):42-45.
被引量:13
2
闫逢柱,张文兵.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的评价与分析[J]
.经济林研究,2006,24(1):5-10.
被引量:12
3
王朝霞,江昌俊,李叶云.
利用N^+诱变选育的茶树新品系“茶农8号”的特性[J]
.经济林研究,2006,24(1):67-70.
被引量:7
4
章传政,张定,黎星辉,肖润林.
江南茶区茶叶反季节生产的技术对策[J]
.经济林研究,2006,24(2):55-58.
被引量:5
5
王贵芳,陈荣冰.
加工工艺对绿茶主要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技术,2008(1):13-15.
被引量:5
6
黎星辉,唐明德,王融初,金海仁,许华平,杨用学,赵思东.
狗脑贡茶品质成因的探讨[J]
.茶叶通讯,1997,24(4):43-44.
7
黄怀生,郑红发,李赛君,袁英芳,刘淑娟,黄仲先.
湖南三个茶树主栽良种名优绿茶加工工艺研究[J]
.茶叶通讯,2009,36(4):7-11.
被引量:7
8
赵瑶,倪德江.
针形名优绿茶做形工艺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中国茶叶加工,2009(4):28-30.
被引量:14
9
牟春林,郑文佳,罗显扬.
摊青技术对贵州“绿宝石”茶品质影响研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29(4):364-367.
被引量:3
10
束鲁燕,汤一,仇平,宋晓,龚淑英.
揉捻工艺对夏茶品质影响之研究[J]
.茶叶,2010,36(3):148-151.
被引量:9
1
钱茜.
我国有机食品发展前景及对策[J]
.福建环境,2000,17(4):22-24.
被引量:2
2
徐爱凤,王圣祥.
浅谈机制名优茶“看茶做茶”[J]
.中国茶叶加工,1997(1):16-17.
被引量:1
3
苏洪生.
提高机制名优茶质量的体会[J]
.中国茶叶加工,1997(3):18-18.
4
苏洪生,邢建华.
机制名优茶的实践[J]
.中国茶叶,1997,19(1):29-29.
5
田保良,孙华志.
机制名优茶的研究[J]
.茶业通报,1996,18(4):40-41.
6
张家椿.
金螺茶、银螺茶机制工艺技术[J]
.茶叶机械杂志,2001(4):27-28.
7
韩金玉,李华,陆启玉.
保鲜湿面保鲜及储藏技术研究现状[J]
.粮食与油脂,2014,27(5):8-11.
被引量:2
8
机制名优茶关键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6(5):30-30.
9
孙胜枚.
酱油营养与品质特色浅析[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8(1):46-47.
10
徐四清.
名优茶生产与名优茶机械[J]
.茶叶机械杂志,1995(3):7-8.
茶叶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