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欧拉教授与碳正离子化学──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人们早期对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的原始概念以及欧拉教授获奖的主要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在超强酸的介质中用NMR等方法观察到长寿命碳正离子的存在和他对碳正离子的系统新概念。此外,本文还简单地介绍了欧拉教授的生平。
作者
周青山
机构地区
Pharmacia制药美国分公司
出处
《大学化学》
CAS
1995年第3期1-5,共5页
University Chemistry
关键词
碳正离子
超强酸
诺贝尔化学奖
Olah
分类号
O621.14 [理学—有机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1
1
张宝文,佟振合,吴世康.
电子转移过程的理论——1992年诺贝尔化学奖[J]
.大学化学,1993,8(3):1-3.
被引量:3
2
张文根.
物理化学教学中“课题探索式”教学法的构想及研究[J]
.渭南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4(2):67-70.
被引量:2
3
隋广超,张庭芳.
基因工程技术的重大突破──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J]
.大学化学,1994,9(3):6-9.
被引量:3
4
陈祖福.
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改革[J]
.大学化学,1995,10(6):1-4.
被引量:14
5
王会祥,唐孝炎.
臭氧层耗损: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J]
.大学化学,1996,11(3):6-10.
被引量:5
6
刘元亮 姚慧华 冠世琪 等.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7
[3][美]Pimentel G C,Coonrod J A原著.华彤文等译.化学中的机会--今天和明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8
刘异军主编.自然科学与创新思维[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9
吴成泰 何永炳.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J.M.莱恩教授[J].大学化学,1988,(5):1-3.
10
Basolo F,Johnson R C著.宋银柱等译.配位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引证文献
5
1
王溪溪,孙金余.
把握学科前沿,进行《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尝试[J]
.上饶师专学报,2000,20(3):106-111.
2
张文根,郭百凯,张学英.
冠醚化学的创立及其方法特点[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2):130-132.
3
张文根,郭百凯,张学英.
Coordination化学的创立及其方法研究[J]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4(2):63-67.
被引量:1
4
郭百凯,张文根.
高等化学教育应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6(2):79-82.
被引量:6
5
潘红.
拒绝“浅思考”,多做“深究查”——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路径[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3(8):75-80.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勇华,楼饶成,胡久荣.
浅析化学史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33(9):76-77.
被引量:4
2
唐然肖,刘海燕,李卫宁,马晶军,周欣,李超,刘伟华,王艳恩,张英群.
青年教师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2):233-235.
被引量:4
3
冷向宇,张萌萌.
高校化学史教育中的德育新论[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4,28(2):86-89.
被引量:3
4
李颖.
高等化学教育与初等化学教育之我见[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30(10):78-79.
5
冷向宇.
论高师化学专业师范生的科学素养培育[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9):77-80.
6
赵海燕,孙华.
基于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配合物的基本概念”中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22,37(11):86-93.
被引量:3
7
郭会明,冯鸣,梅来宝.
关于新世纪化学教育的思考[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版),2004,24(11):10-12.
被引量:1
1
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J]
.发现.图形科普,2002(5):44-46.
2
吴长增,宋晓平.
碳正离子化学发展的催化剂——超强酸[J]
.许昌师专学报,1996,15(3):22-24.
3
王庆华.
化学奥赛辅导要重视对“重排反应”的研究[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3):115-119.
4
王德海,黄美玉,江英彦.
三氯化铝-金属氯化物复合物催化苯的甲基化反应[J]
.分子催化,1991,5(2):164-167.
5
王恒.
保持碳正离子稳定的方法——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J]
.知识就是力量,1995,0(3):4-5.
6
王贵.
碳正离子的结构和命名解说[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1997,15(2):30-32.
7
美国发明新工艺制造二氧化碳吸附材料[J]
.化工进展,2012,31(3):709-709.
8
刘安平.
制服“闪电侠”的化学家[J]
.大科技(科学之谜)(A),2006(7):33-34.
9
岳可芬,周春生,顾焕,史真.
正庚醛的简易合成法[J]
.应用化学,2002,19(8):810-811.
被引量:6
10
张攀,王伟文,陈光辉,李建隆.
流态化多晶硅化学气相沉积过程的数值模拟[J]
.人工晶体学报,2012,41(4):942-949.
被引量:10
大学化学
199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