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用断层滑动资料确定鲜水河断裂带现代构造应力的方向和大小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了利用断层滑动资料,结合岩石力学实验参数确定构造全应力张量的方法,并通过鲜水河断裂带区域观测到的大量活断层擦痕资料和由断裂带岩石采样所做的岩石破裂包络线,确定出断裂带区域现代构造应力的方向和大小;并对方法的实用性和计算结果的可信性进行了讨论。
作者
谢富仁
李宏
机构地区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4-171,共8页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关键词
断层滑动
构造应力场
断裂带
鲜水河断裂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5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29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90
参考文献
4
1
谢富仁,刘光勋.
阿尔金断裂带中段区域新构造应力场分析[J]
.中国地震,1989,5(3):26-36.
被引量:34
2
谢富仁,地震地质,1995年,17卷,1页
3
谢富仁,活动断裂研究.3,1994年
4
谢富仁,地震学报,1993年,15卷,407页
共引文献
33
1
荆振杰,杜义,谢富仁.
Fault slip and modern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and around Kunming basin[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8,21(3):233-242.
2
谢富仁,祝景忠.
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J]
.地震学报,1993,15(4):407-417.
被引量:90
3
李宏,谢富仁.
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数据格式与标准[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3):4090-4094.
被引量:4
4
毕思文.
青藏高原山地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J]
.山地学报,2001,19(3):193-200.
被引量:2
5
谢富仁,刘光勋,梁海庆.
滇西北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J]
.地震地质,1994,16(4):329-338.
被引量:36
6
李步云.
昌马地震应力场及发震机制研究[J]
.西北地震学报,1994,16(3):14-23.
被引量:5
7
张红艳,谢富仁,崔效锋,杜义,舒塞兵.
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层滑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J]
.中国地震,2006,22(3):259-268.
被引量:11
8
谢富仁.
“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项目成果介绍[J]
.国际地震动态,2006,27(9):20-25.
被引量:2
9
谢富仁,陈群策,崔效锋,李宏,杨树新,郭启良,陈连旺,许忠淮,张彦山,窦淑芹,赵建涛,张周术,刘长义,王刚军.
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1):131-136.
被引量:62
10
谢富仁,张红艳,崔效锋,荆振杰,李瑞莎.
延怀盆地活动断裂运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J]
.地震地质,2007,29(4):693-705.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292
1
殷怀连,苗德海.
齐岳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系统[J]
.铁道标准设计,2007,27(z1):208-211.
被引量:6
2
XU Zhong-huai.
A present-day tectonic stress map for eastern Asia region[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1,14(5):524-533.
被引量:16
3
陈培善,白彤霞,肖磊.
In search of potential earthquake source regions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in the light of ambient shear stress field[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1995,8(3):365-370.
被引量:4
4
谢富仁,李宏.
Determination of the direction and magnitude of recent tectonic stress in the Xianshuihe fault zone using fault slip data[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1995,8(2):205-213.
被引量:4
5
张仲培,王清晨.
断层滑动分析与古应力恢复研究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4):605-613.
被引量:17
6
王清晨,张仲培,林伟,宋文杰,郭宏.
库车-天山盆山系统新近纪变形特征[J]
.中国科学(D辑),2004,34(A01):45-55.
被引量:15
7
万永革,王敏,沈正康,陈杰,张祖胜,王庆良,甘卫军.
利用GPS和水准测量资料反演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同震滑动分布[J]
.地震地质,2004,26(3):393-404.
被引量:30
8
秦启荣,张烈辉,邓辉,苏培东,王振宇.
古构造应力量值确定及其在构造地质建模中的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3):3979-3983.
被引量:28
9
张仲培,林伟,郭宏,宋文杰,王清晨.
库车坳陷第三纪断层滑动分析与古构造应力恢复[J]
.地质科学,2004,39(4):496-506.
被引量:9
10
孙建中,施顺英,周硕愚,张爱华.
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鲜水河断裂带现今运动学特征[J]
.地壳形变与地震,1994,14(4):9-15.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0
1
万永革,沈正康,兰从欣.
根据走滑大地震前后应力轴偏转和应力降求取偏应力量值的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3):838-844.
被引量:31
2
万永革.
根据大地震前后应力轴偏转和应力降求取应力量值的研究[J]
.地震学报,2006,28(5):472-477.
被引量:12
3
盛书中,万永革.
应力量值研究综述[J]
.中国地震,2008,24(2):172-179.
被引量:2
4
姚瑞,杨树新,周俊,米琦.
某水电站地应力场数值模拟与工程区稳定性分析[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31(2):103-110.
被引量:1
5
盛书中,万永革.
1992年兰德斯地震震源处应力量值的研究[J]
.地震学报,2011,33(4):420-430.
被引量:2
6
万永革,徐晓枫,王惠琳,万迪.
2003年大姚地震震源区应力量值估计[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31(A01):2859-2866.
被引量:4
7
王令占,田洋,涂兵,曾波夫,谢国刚.
鄂西利川齐岳山高陡背斜带的古应力分析[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2,36(4):490-503.
被引量:12
8
刘冠中,马瑾,张鸿旭,王建军,杨永林,王兰.
二十年来蠕变和短基线观测反映的鲜水河断裂带活动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3):878-891.
被引量:26
9
赵建涛,崔效锋,谢富仁.
唐山地震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强度的初步分析[J]
.地震学报,2002,24(3):268-276.
被引量:19
10
虎雄林,王强,解朝娣.
汶川M_S8.0地震前后龙门山及其邻区构造应力场时空分布特征[J]
.地震学报,2015,37(5):747-76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0
1
苏春生,朱庆杰,苏幼坡.
唐山市地下岩体破裂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z1):2241-2244.
2
SHI,Yao-lin(石耀霖).
Sum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principal stresses in the crust[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4,17(1):114-118.
3
万永革,沈正康,兰从欣.
根据走滑大地震前后应力轴偏转和应力降求取偏应力量值的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3):838-844.
被引量:31
4
万永革.
Study on determination of stress level by seismic stress drops and the stress axis de-flections before and after large earthquakes[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6,19(5):507-513.
被引量:1
5
万永革.
根据大地震前后应力轴偏转和应力降求取应力量值的研究[J]
.地震学报,2006,28(5):472-477.
被引量:12
6
朱自强,张四全,彭云涌.
地表沉陷空间预报及其有理分式解法的应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2):593-597.
7
周公威,张伯明,吴忠良,万永革,黄文辉.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近期发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4):1130-1134.
被引量:11
8
盛书中,万永革.
地震视应力及其物理意义的探讨[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8,29(1):36-43.
被引量:13
9
盛书中,万永革.
应力量值研究综述[J]
.中国地震,2008,24(2):172-179.
被引量:2
10
张永庆,谢富仁,Susanna J.Gross.
利用1996年丽江地震序列反演震区应力状态[J]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4):1025-1032.
被引量:2
1
Angel.,J.
利用断层滑动资料确定古应力的大小和方向[J]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1993(5):9-24.
2
薛军蓉,李蓉川.
用地震波探讨鄂西地区现代构造应力[J]
.地震地质,1990,12(2):168-172.
被引量:1
3
谢富仁,苏刚,崔效锋,舒赛兵,赵建涛.
滇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J]
.地震学报,2001,23(1):17-23.
被引量:73
4
王建军.
现代构造应力——在研究和工业应用方向的进展[J]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2000(4):7-8.
5
谢富仁,张世民,窦素芹,崔效锋,舒塞兵.
青藏高原北、东边缘第四纪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J]
.地震学报,1999,21(5):502-512.
被引量:40
6
崔效锋.
伽师及周围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研究[J]
.地震学报,2006,28(4):347-356.
被引量:12
7
赵帅,刘峰,张成江.
内蒙古中部渣尔泰山群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9,16(9):63-69.
8
张勇,黄凯文,梁继文.
南海西部低孔超低渗储层岩石力学实验研究[J]
.内江科技,2014,35(7):83-83.
9
马胜利,刘力强.
雁列式断层变形过程中物理场演化的实验研究(二)[J]
.地震地质,1995,17(4):336-343.
被引量:11
10
马胜利,邓志辉.
雁列式断层变形过程中物理场演化的实验研究(一)[J]
.地震地质,1995,17(4):327-335.
被引量:32
地震学报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