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唐山和澜沧地震序列震源区应力场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唐山地震序列167次Ms≥4地震的震源机制和澜沧地震序列163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为基本资料,系统分析了各自震源区应力场的状况.结果表明,震源区应力场的方向稳定,没因发生强震序列造成显著的改变.余震机制解的优势空间取向与主震机制解相近,受主震及强余震影响,部分余震机制解有所偏离,但偏离程度随时间减小.唐山和澜沧序列中优势取向的机制解占全部解的比例相当,暗示构造应力场对强震序列的控制作用大体相同.经震源机制的聚类分析发现,唐山较澜沧序列类型多、取向分散,分析认为是唐山地区参与活动的构造比澜沧地区参与活动的构造复杂所致.
机构地区 天津市地震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05-311,共7页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20

  • 1毛玉平,地震研究,1991年,14卷,1期,9页
  • 2许忠淮,地震学报,1985年,7卷,4期,349页
  • 3许忠淮,地震学报,1983年,5卷,3期,268页
  • 4阚荣举,地球物理学报,1977年,20卷,2期,96页
  • 5苗良田,景呈国,张德信.大同-阳高地震[J].国际地震动态,1990(5):1-7. 被引量:4
  • 6李钦祖,刁桂苓,戴英华.唐山地震序列的应力释放调整过程[J]地球物理学报,1983(03).
  • 7魏光兴,周翠英,赵兴兰.华北地区中小地震应力场的优势方向[J]地球物理学报,1982(04).
  • 8王景明,郑文俊,陈国顺,杨文田,陈国林,潘祖寿.唐山地震地面主破裂带及地震成因探讨[J]地震研究,1981(04).
  • 9郑炳华,虢顺民,徐好民.燕山地区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基本特征初步探讨[J]地震地质,1981(02).
  • 10张郢珍.唐山地震前地壳的异常隆起及无震蠕动[J]地震学报,1981(01).

共引文献102

同被引文献147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6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