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明代《伤寒论》研究方法述略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明代是《伤寒论》研究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明代后期,各家标新立异,互有新说,研究方法日趋多样,伤寒学派内部的学术论争由此而始。明代的《伤寒论》研究方法大略有:以症类证法、以方类证法、重编整理法、以经释论法、专题摘要性研究及其他方法。这些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清代乃至今日的《伤寒论》研究仍深深地带有明代的印迹。
作者
欧阳兵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学院
出处
《国医论坛》
1995年第6期11-13,共3页
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研究方法
明代
分类号
R222.2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
1
[日]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同被引文献
46
1
黄永年.
论韩愈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5(1).
被引量:2
2
许亦群.
王叔和整理仲景著作情况初探[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4):19-20.
被引量:4
3
范景田,常存库.
宋明理学对中医基本理论的影响[J]
.中医药学报,1989,17(4):12-15.
被引量:1
4
陈道纯.
王叔和编次《伤寒论》质疑[J]
.中医文献杂志,1996,14(3):20-21.
被引量:2
5
田思胜.
林亿校勘《伤寒论》及其价值[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1):63-65.
被引量:4
6
傅远谋.从《伤寒论》研究专著看《伤寒论》研究体系的结构、形成和发展.全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毕业论文文摘[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2.134.
7
兰承祥.张仲景生卒年限[J].中华医史杂志,1982,12(3):161-161.
8
秦恩甲.建安、建宁辨[J].中华医史杂志,1987,17(2):3-3.
9
章次公.《伤寒论》非王叔和编次[J].新中医药,1954,5(7):203-203.
10
姜春华.《伤寒论》非王叔和所编次商榷[J].新中医药,1954,5(10):243-243.
引证文献
3
1
万晓刚.
伤寒史学研究成果简述[J]
.中华医史杂志,2000,30(4):211-214.
被引量:2
2
陈广坤,杨阳,李园白,李萌,徐春娟.
《伤寒论》类方归类特点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15,35(9):965-968.
被引量:6
3
张田生.
继绝学而成圣:理学思维与错简论的形成和发展[J]
.清史研究,2024(1):90-10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冯秋季.
60来中国近代传染病史研究综述[J]
.中华医史杂志,2010,40(1):45-52.
被引量:3
2
乔利军,张新春,黄燕.
《伤寒论》栀子汤类方方证探析[J]
.新中医,2017,49(6):160-162.
被引量:7
3
黄玉妹,李赛美,刘超男.
基于偏序形式结构可视化方法分析岭南伤寒派名家黎天祐运用四逆汤类方经验[J]
.中医杂志,2021,62(24):2192-2197.
被引量:1
4
陈毅恒,许二平,谢忠礼.
经方化裁方法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9):5244-5248.
被引量:4
5
何超拔,王友炼,覃湛,金明昱,耿立果,黄婷,张兆磊,王伟光,袁少英.
袁少英教授专病专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J]
.中国性科学,2023,32(10):124-127.
6
郭敬,车前子,李慧珍,佟琳,蔡秋杰,胡明智,梁宁,宗星煜,郑丹平,张磊,徐惠,张华敏,史楠楠.
基于中医理论确立古代经典名方化裁方功能主治的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7):1156-1160.
7
王侃,秦霖,吕渭辉,叶嵘.
初探气候变化对明清时期寒温争鸣的影响[J]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9):369-370.
被引量:11
8
隋博文,王浩,张婧,魏常娟,陈宏.
基于“方证相应”理论探讨麻黄类方中麻黄配伍规律[J]
.吉林中医药,2019,0(5):669-673.
被引量:10
1
欧阳兵.
明代《伤寒论》研究对后世的影响[J]
.中华医史杂志,1995,25(2):92-94.
被引量:1
2
郝金红.
秋冬交替 如何养生[J]
.保健与生活,2012(10):15-15.
3
王建平.
浅谈中老年艾灸养生[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1):64-65.
被引量:2
4
陈陆泉.
“捏脊”治病最方便[J]
.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2016,0(5):42-42.
5
吴颢昕.
陈亦人教授谈《伤寒论》研究史上的三大误区[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3):24-25.
6
王振瑞.
经络现代研究史上的伪科学事件[J]
.中华医史杂志,2006,36(4):210-210.
被引量:2
7
杨萃.
中药复方在体外实验的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13,28(10):2229-2231.
被引量:5
8
赵静,曹洪欣,张志斌,张华敏.
金元医家对温病病因病机的认识[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1):8-9.
被引量:1
9
孙晓光,赵艳,彭越.
从《临证指南医案》看叶天士运用复脉汤的规律[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4):224-227.
被引量:4
10
江文瑜.
胃病理血浅说[J]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12):911-912.
国医论坛
199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