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白腻苔、黄腻苔与舌质的pH值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者通过对100例白腻苔、黄腻苔患者的舌质和舌苔pH值的测定,认为腻苔可见于多种疾病,且与湿邪关系密切;舌苔与舌质的pH值变化并不一致,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
沈英森
赵长鹰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针灸培训中心
出处
《湖南中医杂志》
1995年第5期11-12,共2页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舌诊
舌苔
舌质
临床研究
分类号
R241.25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92
参考文献
1
1
刘建雯.
61例肺心病人舌象的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1992(2):38-3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
1
张伟,曹江鹏.
舌诊源流探究[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2):19-20.
被引量:10
2
丁成华,高秀娟.
中医舌诊的临床研究与应用[J]
.江西中医药,2003,34(3):21-23.
被引量:2
3
高秀娟,丁成华.
舌象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7):60-6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23
1
章志安,许利那,孙小玲.
小儿舌脱落细胞学的研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3,3(1):41-44.
被引量:7
2
劳绍贤,周正,林文良,陈更新,黄志新,欧阳宏.
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的探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5):365-368.
被引量:36
3
翁维良,黄世敬,洪尚杓.
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对血瘀证舌质的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0):58-61.
被引量:47
4
刘利民,张万岱,宋于刚,叶桂安,姚永莉,智发朝,梁卫江.
慢性胃病不同中医证型HP感染的比较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3,8(4):212-214.
被引量:10
5
李新华,吴正治,周小青.
六种舌苔患者 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淋巴细胞ANAE活性观察[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6(1):35-37.
被引量:8
6
朱文锋,张华敏.
“证素”的基本特征[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17-18.
被引量:262
7
张伯札,张丽蓉,阮士怡,龚瑾,冯光军,段可杰,高卫华,赵亚莉,顾起,刘华一.
吸烟、饮酒、刮舌影响舌象的调查分析[J]
.天津中医,1993(3):46-48.
被引量:5
8
张平,水文霞,杜月光.
黄腻苔舌脱落上皮细胞的形态计量分析[J]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1,6(1):13-15.
被引量:14
9
吴正治,周小青,郭振球,李新华.
虚寒薄白苔的细胞化学初步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11):649-651.
被引量:17
10
吴正治,周小青,李新华,黄献平,刘建新,韩彬.
常见舌苔细胞化学变化规律的定量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93,8(1):15-19.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9
1
方之勇,李歆国.
舌诊结合CT征象在急性中风诊断中的意义[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10):577-578.
被引量:4
2
刘文兰,张波,张颖,季绍良.
厚苔机理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11):55-57.
被引量:4
3
丁宏娟,何建成.
舌诊的现代技术和方法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5):1230-1232.
被引量:7
4
孙祝美,李福凤,赵洁,钱鹏.
腻苔的生物信息客观化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6):576-576.
被引量:2
5
陈瑶,刘庆义,叶晖,张学智,成虹,谢莎莎,张月苗,李梦伊,于靖.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演变规律的多中心研究[J]
.现代中医临床,2015,22(2):12-16.
被引量:58
6
陈瑶,叶晖,丰胜利,张学智.
上消化道不适患者舌象与Hp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23(12):859-862.
被引量:6
7
金明华,秦鉴,丘瑞香.
健脾化湿法对脾胃湿证患者血浆SOD/MDA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1):9-11.
被引量:1
8
金明华,秦鉴,丘瑞香.
白腻苔和黄腻苔患者血浆SOD、MDA水平的变化[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3):131-131.
被引量:8
9
李明,吴正治.
舌苔原理现代研究进展[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4):270-272.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92
1
李京尧,王盼,刘文静,韩增银,赵蓓蓓,卫静静,刘启泉.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20,31(10):2416-2418.
被引量:21
2
安一珂,彭孟凡,杨卉妍,东红阳,苗明三.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甲状腺癌动物模型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4,26(4):951-956.
3
胡玉乐,张治祥,李毅,吉锋,赵唯含.
基于体质及其证候分型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防治[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4):1083-1087.
被引量:7
4
袁训涛,刘兴山.
刘兴山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经验[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6):233-233.
5
杨博.
从温病理论探讨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认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4):78-79.
6
陈光,吴正治,李明,陈蔓茵.
舌上皮细胞bax,TGF-β3基因表达与厚苔关系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9):2561-2562.
7
康承君,黄德光,李家邦.
复苔汤治疗镜面舌59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2):20-21.
被引量:4
8
李明,潘文群,吴正治,李耀芳,陈曼茵.
厚苔形成与bax、TGF-β_3基因表达及舌上皮细胞凋亡关系研究[J]
.中医研究,2005,18(8):19-21.
被引量:12
9
于鹤轩,杨强.
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0):108-110.
被引量:3
10
高利,李宁,魏翠柏,钟祥斌.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13(1):32-34.
被引量:18
1
廖建萍,欧阳荣,周绍兴.
刺五加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9):569-569.
被引量:10
2
杨广民,张志国,欧阳荣,陈镇.
青黛水飞及产地加工对其质量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6):307-308.
被引量:5
3
高仲阳,朱立勤,徐彦贵.
灯盏花与黄芪注射液配伍后外观及pH值变化[J]
.天津药学,1998,10(3):18-18.
被引量:3
4
喻凤兰,江琦,孔鄂生,沈杰,陈兴平,任恕.
应用pH传感针对穴位与非穴位pH值的测定[J]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3,22(5):373-375.
被引量:18
5
黄镜娟,龙起权,韩一波.
5种中药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J]
.黑龙江医药,2005,18(6):446-446.
被引量:12
6
朱春梅,吴民,陈爱荣,谢小芳.
4种中药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3):187-187.
被引量:45
7
欧阳荣,廖建萍,胡铁骊,周绍兴.
刺五加注射液与5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2):48-49.
被引量:8
8
陈曦.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J]
.中国农村卫生,2015,7(5):72-72.
9
刘艳菊,张春艺.
山楂炮制前后pH值变化的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08,30(1):55-56.
被引量:6
10
郝莉.
参麦注射液与14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5):588-588.
被引量:6
湖南中医杂志
199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