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动势法在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对1980年以来电动势法的改进和发展作一简要综述,并从单一电解质,混合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平衡常数等四个方面评述了电动势法在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
卓克垒
王键吉
夏志清
卢雁
卢锦梭
机构地区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出处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21-27,共7页
Chemistr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电动势法
电解质溶液
热力学
分类号
O646.1 [理学—物理化学]
O657.1 [理学—分析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1
王瑞陵,姚燕,张忠,吴国梁.
电动势法对LiCl-Li_2SO_4-H_2O体系25℃热力学性质研究[J]
.化学学报,1993,51(6):534-542.
被引量:12
2
潘焕泉,韩世钧,姚燕.
电势法研究NaBr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298.15K下的热力学性质[J]
.化工学报,1992,43(3):360-366.
被引量:9
3
庄云龙,漆德瑶.
离子选择性PVC膜电极中溶剂化作用的研究 Ⅰ.碱金属离子由水相到TBP溶剂相的标准迁移自由能[J]
.化学学报,1992,50(1):11-15.
被引量:1
4
梁春余,杨家振,初明晨,杨永珍.
多组分电解质溶液热力学(Ⅰ)——在298.15K时HCl+NiCl_(2)+H_(2)O体系的活度系数[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5,6(1):78-8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庄云龙,传感技术学报,1990年,3卷,4期,45页
2
庄云龙,化学学报,1988年,46卷,937页
3
潘焕泉,1990年
4
张吕正,1990年
5
费景高,FORTRAN算法汇编.第2分册,1982年
6
李军,物理化学学报,1992年,8卷,93页
7
姚燕,物理化学学报,1991年,7卷,57页
8
钱国英,化学试剂,1990年,12卷,51页
9
Rao N K,J Proc Indian Acad Sci Chem Sci,1989年,101卷,433页
10
Yang Jiazheng,J Solution Chem,1988年,17卷,909页
共引文献
19
1
孙仁义,孙茜.
混合溶剂沸点增高规则及其在汽液平衡中的应用[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4):27-31.
2
张爱芸,姚燕.
298.15K Li_2B_4O_7-MgCl_2-H_2O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电动势法测定及离子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J]
.化学学报,2006,64(6):501-507.
被引量:4
3
杨美芳,冷春莉,李淑彩,孙仁义.
甲醇-苯混合溶剂中NaI活度系数的测定与计算[J]
.化学研究,2006,17(3):67-70.
4
杨美芳,冷春莉,李淑彩,孙仁义.
汽液平衡法研究NaI在甲醇-苯中的活度系数[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4):32-37.
被引量:2
5
杨美芳,冷春莉,李淑彩,孙仁义.
电势法测定KI在CH_3OH-H_2O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J]
.化学研究,2007,18(1):49-53.
被引量:1
6
宋彭生,姚燕.
LiCl的Pitzer参数的优化[J]
.盐湖研究,1996,4(2):55-63.
被引量:8
7
王芳,杨美芳.
303K时KI在CH_3OH-H_2O混合溶剂中活度系数研究[J]
.盐湖研究,2007,15(3):14-18.
8
王芳,姬学亮,曹红霞.
乙醇-环己烷体系中NaI活度系数的测定与计算[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19(10):1143-1147.
被引量:2
9
张,姚燕.
等压法对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性质研究的综述[J]
.盐湖研究,1997,5(2):64-70.
10
孙玉柱,宋兴福,汪瑾,罗妍,于建国.
Unseeded Induction Period and Primary Nucleation of Lithium Carbonate[J]
.过程工程学报,2009,9(4):661-66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6
1
张桂凤,徐小力,吴国新.
热分析仪采集信号中野值的剔除与修正[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19(3):37-40.
被引量:3
2
杨家振,袁长波.
葡萄糖水溶液中碳酸盐热力学研究——1.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氯化钠-葡萄糖-水体系[J]
.化学学报,1993,51(9):849-853.
被引量:1
3
赵旭,王毅力,郭瑾珑,韩海荣,解明曙.
颗粒物微界面吸附模型的分形修正——朗格缪尔(Langmuir)、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和表面络合模型[J]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52-57.
被引量:36
4
王瑞陵,姚燕,吴国梁.
电动势法对LiCl-MgCl_2-H_2O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1993,9(3):357-365.
被引量:10
5
卓克垒,张洪浩,刘倩,王雅苹,王键吉.
NaBr在麦芽糖-水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155-155.
被引量:3
6
冯喆,刘洪来,胡英.
聚电解质溶液分子热力学模型[J]
.化工学报,1995,46(5):615-620.
被引量:1
7
王锦泰,卓克垒,王键吉.
NaCl在葡萄糖—水和蔗糖——水混合物中的平均活度系数[J]
.周口师专学报,1996,13(2):1-8.
被引量:1
8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9
Bates R G,Robison R A.J Solution Chem[J].1980,9:455.
10
复旦大学等编写.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53.
引证文献
6
1
李元文,李将渊,王文彬,刘赵荣,蔡铎昌,唐自龙.
基于LabVIEW 7.0 Express的测定化学电池E-t关系的虚拟仪器[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205-208.
被引量:2
2
侯向阳,王继武,高楼军,杨祥魁,申迎军.
氯化锌在水和乙醇混合溶剂溶液中热力学性质的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2):57-60.
3
杨家振,袁长波.
混合溶剂中碳酸盐热力学研究ⅡNa_2CO_3+NaHCO_3+NaCl+15%葡萄糖+水体系[J]
.化学世界,1996,37(S1):31-32.
4
郁彩红,虞大红,秦原,刘洪来,胡英.
NaCl在聚电解质溶液中活度系数的实验测定[J]
.化工学报,2001,52(8):738-741.
被引量:6
5
韩梅,刘常青,陈启元,张平民.
利用吉布斯吸附等温式探索求解电解质溶液活度的新方法[J]
.化学研究,2015,26(3):275-281.
被引量:2
6
李小庆,李晶.
不同温度下氯化钙-葡萄糖-水体系的活度研究[J]
.广州化工,2015,43(19):73-7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王卫东,华雍.
CuCl_2在混合溶剂(DMF-H_2O)中的热力学性质[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5):98-101.
被引量:2
2
郭德鹏,李将渊.
比色法测定动力学参数虚拟仪器的研制与应用[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26(2):253-256.
3
王卫东,周素珍.
KCl在1,2-丙二醇非水溶剂中热力学性质的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5):117-119.
被引量:1
4
吴其俊,李将渊,李元文,王文彬,蔡铎昌,唐自龙.
测定苯分子共振能的化学虚拟仪器[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3):277-280.
被引量:1
5
王卫东.
NaCl在混合非水溶剂(1,2-丙二醇和DMF)中热力学性质的研究[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7(5):33-36.
6
朱元举,王卫东.
NaCl在混合溶剂(DMF-H_2O)中热力学性质的研究[J]
.广东化工,2007,34(11):15-18.
被引量:1
7
陆江林,郑静,王卫东.
ZnCl_2在混合溶剂(乙醇-水)中的热力学性质[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1):19-23.
8
凌琪,陈婷娜,伍昌年,王晏平,王敏.
酸改性高岭土对含Cd^(2+)和Pb^(2+)废水的吸附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8(3):1-6.
被引量:5
9
翟小伟,胡冕,马博昊,薛晨晓,陶新.
氯盐阻化剂吸附CO性能的实验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1,41(5):772-778.
被引量:2
10
王卫东,向翠丽,胡珍珠,陆江林.
非水溶剂中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的测定:NaCl在 1 ,2 -丙二醇中活度系数的测定[J]
.盐湖研究,2004,12(1):43-45.
被引量:13
1
李海军,刘光祥.
G.Wittig反应的应用及其前景[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3):89-92.
被引量:2
2
梁丹,张保东.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进展[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5):87-89.
被引量:28
3
王茂章,李峰,杨全红,成会明.
由不同碳源合成及制备纳米碳管的进展[J]
.新型炭材料,2003,18(4):250-264.
被引量:6
4
钱文,舒远杰.
计算机模拟混合炸药分子间作用的研究进展[J]
.含能材料,2013,21(5):629-637.
5
梁嘉美,冯岸超,袁金颖.
刺激响应星形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药物可控释放研究[J]
.化学进展,2015,27(5):522-531.
被引量:11
6
魏钟晴,王琛,白春礼.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探测化学基团间的单键力[J]
.现代仪器,2000,36(4):1-5.
被引量:2
7
彭了,冯岸超,王宏,张慧娟,袁金颖.
基于β-环糊精和二茂铁的电压刺激响应体系[J]
.化学进展,2013,25(11):1942-1950.
被引量:4
8
杜杰,段明,蒋晓慧.
催化合成取代脒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0,29(S2):170-173.
被引量:2
9
刘洛夫.
金属卟啉分析的新方法[J]
.地球科学进展,1995,10(1):78-80.
被引量:1
10
冯锡淇.
YAG和LuAG晶体中的反位缺陷[J]
.无机材料学报,2010,25(8):785-794.
被引量:21
化学通报
199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