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比叶重与栽培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报告指出,水稻较大的比叶重,能显著地提高单叶的光合效率和群体的净光合生产率。大野义一利用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品种资源,通过301个籼稻品种的比叶重、叶面积等25个植物学特征之间的相关分析,证明了比叶重与净光合生产率的关系最为密切,建议用作选择具有较高光合效率品种的一个指标。
作者
蒋彭炎
冯来定
姚长溪
机构地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水稻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7,共7页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水稻
比叶重
栽培因素
分类号
S51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61
参考文献
1
1
蒋彭炎,姚长溪,任正龙,冯来定.论早稻稀少平高产栽培法[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3(02).
同被引文献
45
1
苏祖芳,李永丰,郭宏文,张洪程,李国生.
水稻单茎茎鞘重与产量形成关系及其高产栽培途径的探讨[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3,14(1):1-10.
被引量:44
2
苏祖芳,郭宏文,李永丰,张洪程,张海泉.
水稻群体叶面积动态类型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4):23-30.
被引量:68
3
段俊,粱承邺,黄毓文.
杂交水稻灌浆过程中籽粒充实的生理研究[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2):91-95.
被引量:24
4
李义珍,黄育民,庄占龙,郑景生,黄亚昌.
杂交稻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运转Ⅱ.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运转[J]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6,11(2):1-6.
被引量:34
5
彭显龙,刘元英,罗盛国,范立春,宋添星,郭艳文.
实地氮肥管理对寒地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1):2286-2293.
被引量:97
6
苏祖芳,郭宏文,张洪程,李永丰.
水稻叶龄进程群体叶面积与产量形成关系及其调控途径[J]
.耕作与栽培,1990,10(4):9-11.
被引量:10
7
W.拉夏埃尔.植物生理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8
张矢.水稻、陆稻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效应[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3,(5):27-29.
9
朱庆森,中国农业科学,1992年,25卷,4期,7页
10
凌启鸿,1991年
引证文献
7
1
苏祖芳,李永丰,郭宏文,张洪程,李国生.
水稻单茎茎鞘重与产量形成关系及其高产栽培途径的探讨[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3,14(1):1-10.
被引量:44
2
凌启鸿,苏祖芳,张海泉.
水稻成穗率与群体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5,21(4):463-469.
被引量:187
3
莫海玲,朱汝财,石瑜敏.
桂南早稻旱育稀植技术适宜播期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1996,28(6):267-270.
4
黄义德,王子才,汪华桥,程雅飞,李宗起.
大别山区冷浸田水稻旱秧垄作栽培早熟增产的生理学基础[J]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1):5-7.
被引量:18
5
杨从党,周能,袁平荣,贺庆瑞.
水稻结实率和若干生理因素的品种间差异及其相关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1998,12(3):144-148.
被引量:28
6
黄义德,张自立,魏凤珍,李金才.
水稻覆膜旱作的生态生理效应[J]
.应用生态学报,1999,10(3):305-308.
被引量:93
7
李鸿伟.
水稻覆草旱种干物质积累的研究[J]
.现代农业,2016(8):29-29.
二级引证文献
361
1
LIANG Kang-jing, LIN Wen-xiong, WANG Xue-ren, CHEN Zhi-xiong, GUO Yu-chun, LIANG Yi-yuan, CHEN Fang-yu and LI Ya-juan( College of Crop Scienc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P. R . China ).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al Genetics of Tiller Number in Three-line Indica Hybrid Rice[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2,1(8):837-844.
被引量:1
2
王碧茜,范晓荣,徐国华,沈其荣.
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旗叶的衰老特征[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33(2):8-12.
被引量:12
3
林洪鑫,刘光荣.
冷浸田改良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4):91-93.
被引量:18
4
吴林兰.
机插粳稻不同穴苗数的分蘖和产量性状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3(22):55-56.
5
张志毅,熊又升,徐祥玉,王娟,袁家富,黄丽.
免耕起垄对冷浸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15,46(1):192-197.
被引量:3
6
殷晓燕,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Klaus Dittert.
直播旱作水稻的吸氮特征与土壤氮素表观盈亏[J]
.生态学报,2004,24(8):1575-1581.
被引量:16
7
汪强,樊小林,刘芳,李方敏,D.KLAUS,B.SATTEMACHER.
断根和覆草旱作条件下水稻的产量效应[J]
.中国水稻科学,2004,18(5):437-442.
被引量:40
8
赵步洪,奚岭林,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张洪熙.
两系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充实特性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9-14.
被引量:14
9
高鹏程,张国云,孙平阳,张一平.
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蒸发的动力学模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55-58.
被引量:20
10
陈惠哲,朱德峰,林贤青,张玉屏.
稀植条件下杂交稻分蘖成穗规律和穗粒结构研究[J]
.杂交水稻,2004,19(6):51-54.
被引量:26
1
张绍纲.
大豆叶片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的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2(1):111-114.
被引量:1
2
刘茜,李勇.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之间光合作用的差异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2017,12(6):680-685.
被引量:3
3
间伐回缩修剪对荔枝叶片光合和蒸腾作用的影响[J]
.中国园艺文摘,2017,33(5):235-235.
浙江农业科学
198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