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任与服从:公共道德的结构性要求
被引量:
4
Confidence and Obedience: Structural Requirement of Public Moral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信任和服从作为公共道德的结构性要求,要求我们在相互“信服”中共同生存。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任与服从两个规范性道德的结构性要求而达致的对公共道德的理解,是我们寻求重叠共识与共同生存的起点。
作者
王青原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5,共4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关键词
信任
服从
公共道德
公民
分类号
B824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德]康德 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6-7页.
2
[德]康德 苗力田.《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3
[美]佛朗西斯·福山 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4
[美]汉娜·阿仑特.《公民不服从》[A].何怀宏主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C].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142页.
共引文献
74
1
王卓君,汪自成.
略论宪法的人本精神[J]
.法学评论,2004,22(5):3-8.
被引量:7
2
郭湛.
论人类主体及其主体性[J]
.天津社会科学,2001(5):37-41.
被引量:4
3
欧阳英.
预期追寻与社会进步关系的当代分析[J]
.现代哲学,2005(3):50-57.
被引量:4
4
黎玉琴.
哈耶克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启示[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4):67-71.
5
夏湘远.
康德“永久和平”先决条件的政治伦理意蕴[J]
.学术界,2005(6):170-176.
被引量:2
6
汤俪瑾.
论政府诚信的原则及其要求[J]
.江淮论坛,2005(6):61-67.
被引量:1
7
刘志刚.
人格尊严的宪法意义[J]
.中国法学,2007(1):37-44.
被引量:52
8
陈琳.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人学思想解读[J]
.江汉论坛,2007(4):64-67.
被引量:6
9
谢佑平,江涌.
从治罪到维权:我国刑事诉讼构造之重构[J]
.江海学刊,2007(3):124-130.
被引量:10
10
龚明晓.
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责任与道德[J]
.财会通讯(上),2007(2):84-86.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41
1
张维迎,柯荣住.
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
.经济研究,2002,37(10):59-70.
被引量:999
2
唐能赋.
注重市场经济、政治法律和伦理道德的制衡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1998(3):51-54.
被引量:1
3
李洪君.
经济运作中的第三种调节[J]
.北方论丛,1998(3):13-15.
被引量:2
4
周文岳.
浅谈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调节作用[J]
.理论导刊,1997(10):37-38.
被引量:1
5
王沪宁.
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5(3):91-96.
被引量:394
6
孙洪杰,许江锋.
旅游规划中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战略研究[J]
.大家,2011(23):86-86.
被引量:1
7
严清华,刘穷志.
信用的公共本质与有效提供[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3):281-290.
被引量:3
8
高洁.
论激励制度中的声誉和控制权分配[J]
.生产力研究,2004(8):157-159.
被引量:8
9
胡必亮.
村庄信任与标会[J]
.经济研究,2004,39(10):115-125.
被引量:81
10
朱国玮,黄珺,汪浩.
公众信任关系形成机理研究[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2):44-50.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4
1
严清华,程垒.
第三配置规避公共信用市场风险的隐性逻辑[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6):11-18.
2
严清华,程垒,隗易.
思想史视角的公共信任研究综述[J]
.经济学动态,2011(12):135-140.
被引量:7
3
易伟红.
公共道德人格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探析[J]
.南方论刊,2013(5):80-81.
4
金华.
努力提升旅游文化软实力——基于旅游目的地公民文明素养培育视角的分析[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7,19(2):98-10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徐彪,张珣.
丑闻对公共信任的传染机制:一个准实验研究[J]
.管理评论,2021(1):310-321.
被引量:3
2
曾梅.
新世纪英语教师教学业务素质初探[J]
.交通高教研究,2000(1):78-80.
被引量:1
3
卞桂平.
基于伦理视阈的公共信任意涵阐释[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7(3):19-25.
被引量:7
4
李韵.
基于历史文化传承视角下提升城市旅游文化软实力——以秦皇岛市为例[J]
.智库时代,2019,0(45):184-185.
被引量:1
5
尚燕,颜廷武,江鑫,张俊飚.
公共信任对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转变的影响——以秸秆资源化利用为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4):181-191.
被引量:11
6
胡象明,杨正.
公共信任情境下公民参与的理论边界及实践调适[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2):65-71.
被引量:2
7
文军,刘雨航.
不确定性时代的都市公共信任风险及其治理[J]
.探索与争鸣,2022(8):36-46.
被引量:12
8
周灵.
共同富裕导向下乡村振兴的价值要素、困境反思与路径机制[J]
.新视野,2023(4):121-128.
被引量:5
1
赵林中.
和而不同[J]
.企业世界,2006(4):43-43.
2
林治波.
“君子和而不同”的解读[J]
.人民论坛,2005(4):78-79.
被引量:23
3
汪长纬.
“两个规范”得人心[J]
.上海支部生活,2009(12):18-18.
4
宫爱萍.
和而不同 做最好的自己[J]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17,0(1):24-25.
5
杨联涛.
在公共生活中树立基督徒的美好形象[J]
.天风,2017,0(4):35-36.
6
赵小丽,王飞.
环境价值观的普遍性追求——论毕恩巴赫环境伦理思想[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4):65-69.
被引量:3
7
刘春.
为什么我国解决国内民族問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J]
.哲学研究,1958(1):49-54.
被引量:3
8
宫达非.
孔子的人道主义思想与当代国际社会[J]
.孔子研究,1989(1):20-25.
9
贾起钢.
我是自己的“CEO”[J]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15,0(3):54-54.
10
朱松苗.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作为共生的共产主义[J]
.学术交流,2016(11):22-27.
被引量:2
道德与文明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