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思考
被引量:
3
Thinking on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Scienc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政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达成政治和谐,必须遵循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现实取向;在实践的建构中,其主要内容在于培育成熟的政治心理、规范有序的政治行为、优化衡平的政治关系、创新弹性的政治体制等。
作者
张振华
邹慧君
机构地区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
出处
《黑河学刊》
2005年第4期5-8,共4页
Heihe Journal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治和谐
政治关系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3
1
于光胜.
政治和谐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2):28-32.
被引量:15
2
蒋建新.
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取向[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19(6):76-79.
被引量:2
3
陆少青.
论政治行为文明[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3):25-2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郑慧.
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J]
.政治学研究,2002(3):5-17.
被引量:159
2
[7]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
[5]密里本德.英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6
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
虞崇胜.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3):10-16.
被引量:59
共引文献
16
1
郭娅,唐华陶.
政治人的塑造:实现政治和谐的基础路径研究[J]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20(3):5-6.
2
相清平.
文献计量视域中的国内政治和谐研究述略与思考[J]
.淮海文汇,2011(3):16-21.
3
龙一平,高军.
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J]
.商业经济,2005(11):6-7.
被引量:2
4
管传林,余树林.
阶层分化与政治和谐[J]
.兰州学刊,2005(6):170-173.
被引量:5
5
林修果.
政治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逻辑探索[J]
.探索,2006(1):62-65.
被引量:3
6
王光森.
市场经济中的国家作用探讨[J]
.理论探索,2006(6):50-52.
7
武建强.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地方政治沟通与互信机制探析[J]
.理论月刊,2007(7):29-31.
被引量:5
8
李延震,郑维川.
教育公平缺失对边疆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和谐构建的影响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9(2):135-137.
被引量:5
9
叶礼群,胡铭峡.
以政治文化为视角探索政治和谐之路[J]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5):8-10.
被引量:3
10
刘吉发.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形态[J]
.理论导刊,2008(1):28-32.
同被引文献
47
1
余少谦.
和谐社会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多学科、多指标视角[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20-24.
被引量:1
2
青连斌.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4,6(10):32-41.
被引量:29
3
金维克.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学术交流,2004(11):9-10.
被引量:16
4
朱力.
对“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J]
.南京社会科学,2005(1):46-53.
被引量:126
5
高玉林.
资本的视角与劳动的视角——企业理论研究的两种角度[J]
.经济经纬,2005,22(1):96-99.
被引量:5
6
薛德震.
“以人为本”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J]
.当代思潮,2004(6):28-38.
被引量:15
7
郑杭生,何珊君.
和谐社会与公共性——一种社会学视野[J]
.甘肃理论学刊,2005(1):5-9.
被引量:37
8
李君如.
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笔记八篇[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9(1):4-9.
被引量:52
9
王春福.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公平与效率[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9(1):65-70.
被引量:14
10
俞可平.
和谐社会面面观[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1):4-5.
被引量:100
引证文献
3
1
余少谦.
和谐社会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多学科、多指标视角[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20-24.
被引量:1
2
王基.
多学科视角下的和谐社会构建[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4):65-71.
被引量:5
3
李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研究,2009(5):193-19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周甜甜,杨建萍.
和谐视野中的音乐社会价值论[J]
.作家,2011(12):261-262.
2
王基.
多学科视角下的和谐社会构建[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4):65-71.
被引量:5
3
胡建.
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维度[J]
.齐鲁学刊,2009(6):96-99.
被引量:5
4
姜克俭.
和谐社会与人的幸福[J]
.齐鲁学刊,2010(3):74-78.
被引量:3
5
刘惠.
社会公正: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基本准则[J]
.齐鲁学刊,2011(1):86-89.
被引量:5
6
孔德永.
目前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J]
.齐鲁学刊,2011(2):83-86.
被引量:8
7
王海玉.
现阶段相亲类电视节目的困惑与出路[J]
.新闻爱好者,2011(7):24-25.
被引量:2
8
赵化民,李学迎,李大杰.
和谐、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4):33-39.
被引量:4
9
步德胜.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再认识[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31-34.
被引量:1
1
易玉梅.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政治学思考[J]
.理论月刊,2003(8):11-12.
2
张梅.
执政方式的政治学思考[J]
.群众,2005,0(2):46-48.
3
方晓春.
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政治学思考[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6(1):46-49.
被引量:20
4
孙宝席,何鹏程.
“三个代表”思想与统一战线发展的政治学思考[J]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4):22-25.
5
胡祖成.
从严治党战略的政治学思考[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4):46-46.
6
李兵.
西部大开发的政治学思考[J]
.学术探索,2002(1):132-134.
7
刘长波.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思考[J]
.法制与经济,2006(03S):54-56.
8
孙宝席,何鹏程,张红.
“三个代表”思想与统一战线发展的政治学思考[J]
.桂海论丛,2003,19(1):26-28.
9
马爱杰.
“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的政治学思考[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8-12.
10
田红.
对我国政治稳定问题的政治学思考[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4):5-7.
被引量:2
黑河学刊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