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27,共7页
同被引文献14
-
1夏中义.诗性质感与生命存根[J].当代作家评论,1999(2):73-79. 被引量:2
-
2贾平凹.读张爱玲[J].文学评论,1995(2). 被引量:12
-
3陈丹燕.城与人——陈丹燕自述[J].小说评论,2005(4):18-20. 被引量:5
-
4杨敏,陈染.写作,生命意识的自由表达——陈染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5(5):38-44. 被引量:16
-
5曹文轩等.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1.
-
6梅子涵.梅子涵儿童文学论集[M].南昌:21世纪出版社,2000:147.
-
7刘绪源.她为什么会受孩子们的欢迎[A].陈丹燕.广场空荡荡[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252.
-
8里德·詹姆士.基督的人生观[M].上海:三联书店,1984.
-
9薇依·西蒙娜.在期待之中[M].杜小真,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
-
10王安忆.寻找苏青[J].上海文学,1995,0(9):32-36. 被引量:55
-
1王宏图.都市日常生活、身体神化中的欲望书写[J].当代作家评论,2005(5):76-85. 被引量:1
-
2郜元宝.一种新的上海文学的产生——以《慢船去中国》为例[J].文艺争鸣,2004(1):75-77. 被引量:8
-
3王方.断桥[J].雨花,1999,0(5):96-96.
-
4易水寒.侧影[J].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2004,0(2):59-59.
-
5走进简·奥斯汀的世界[J].英语角,2013(3):30-32.
-
6冯仑.加勒比风情[J].中国企业家,2007(9):108-109.
-
7周颖菁.从“自我东方主义”的迷失到反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42-43. 被引量:2
-
8陈粤梅.介绍陈丹燕的长篇力作《慢船去中国》[J].全国新书目,2003,0(10):18-18.
-
9金理.成长的叙事策略——两篇小说的对照阅读[J].书城,2006,0(3):64-68.
-
10王秋生.忆起的浪漫——哈代的爱情挽诗研究[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