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8S期55-56,共2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同被引文献24
-
1姚夏军,黄新敏.就业市场化条件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08(3):221-223. 被引量:13
-
2张剑.试论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评估体系[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6):56-61. 被引量:27
-
3牛金虎.透视大学生就业统计[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27(4):42-43. 被引量:5
-
4侯定凯,林似非.关于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政策的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05,3(1):66-69. 被引量:22
-
5李冬红,毛静,朱凌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判[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61-62. 被引量:22
-
6沈延兵,费毓芳,余新丽.大学生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4):71-73. 被引量:12
-
7张春霖.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6):81-84. 被引量:12
-
8吕红,金喜在.我国构建灵活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J].经济纵横,2006(12):25-27. 被引量:2
-
9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3):71-74. 被引量:168
-
10冯国庆,马菲.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应逐步完善科学规范[J].决策探索,2007(02A):75-7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5
-
1黄金鹏,董颖.就业率相关因素分析——以辽东学院师范学院毕业生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32-33.
-
2劳兆汉,蒋尊国.关于高校就业率的思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4):86-89. 被引量:5
-
3皮江红.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中的问题及完善[J].浙江统计,2008(9):17-18. 被引量:3
-
4许冉.关于建立高校就业评价体系的初步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9):29-31. 被引量:2
-
5王飞.高职毕业生“体面就业”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成人教育,2014,34(2):86-8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农郁祺.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J].管理观察,2010(18):132-133. 被引量:1
-
2何丹,于晓庆,孟祥龙.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及借鉴[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93-95. 被引量:5
-
3姜检平.合校后吉林大学主要办学指标及评估排名变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2):44-46.
-
4袁云岗,李斌.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42-46. 被引量:9
-
5吕军成,韩利娜.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研究——基于DEA模型视角[J].管理工程师,2012,17(5):35-36. 被引量:1
-
6赵洪章,王莉.基于深层数据分类高校就业率计算优化模型[J].科技通报,2013,29(2):106-108. 被引量:2
-
7韩利娜,吕军成.DEA-C^2R模型在职业教育就业率统计中的应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8):13-15.
-
8吴桂彬.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监测预警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3):179-183. 被引量:4
-
9王玥,李世琦.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就业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9):39-43.
-
10许文刚.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提高的途径探析[J].才智,2015,0(27):108-109.
-
1谢鹰.对高等教育统计指标体系的一些思考[J].上海统计,2003(3):18-19. 被引量:8
-
2王斌.高校就业率:科学还是偏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一点思考[J].科技与管理,2003,5(4):137-138. 被引量:5
-
3钟立灿.论高校科研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83-85.
-
4李昕荣,张丹丹,阮海涛.对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体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4(3):63-65. 被引量:12
-
5巴玉玺.大学生就业率的理性分析[J].交通高教研究,2004(5):29-31. 被引量:11
-
6张志英,张彦通,张志红.统计指标体系与高等教育评估[J].统计与决策,2004,20(1):82-83. 被引量:2
-
7乔珊,李红,李艳琼,王馨,胡幸玲,郝小霞,茅锐.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述评[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1-2. 被引量:6
-
8张兴琳,李秀玲.对20世纪50年代高校调整的反思[J].克拉玛依学刊,2010,13(5):240-240.
-
9李慧娟.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不完善性分析与对策思考[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2(4):24-27. 被引量:1
-
10周满生.OECD教育统计指标体系简析[J].复旦教育,1999(1):4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