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心包积液的预后因素及治疗模式。方法:回顾分析了1999-2004年诊断明确为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合并心包积液的22病例,按是否接受化疗、分期、PS评分、病理类型分组比较其生存期、分析期预后因素,并探索其最佳的治疗模式。结果: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1年生存率为22.3%。行全身化疗与单纯对症治疗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S评分<3分与≥3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B与Ⅳ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82%),分析其生存期较长患者的治疗模式为:全身化疗+心包穿刺引流有或无心包腔内化疗+其他转移部位的恰当治疗(如骨、脑放疗等)。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心包积液预后与是否行全身化疗及PS评分有关,恰当的局部治疗(心包穿刺引流)改善PS评分后加用全身化疗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模式。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1776-1777,共2页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