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苏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7-29,共3页
Jiangsu Rural Economy
同被引文献7
-
1王俊杰,姜赛玉,赵国祥,李洪刚,杜秉祥.试论庭园经济的战略地位及前景[J].吉林农业科学,1994,19(2):77-81. 被引量:1
-
2曹世雄 陈莉.论我国庭园经济的历史与未来,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Z].,.16-18.
-
3梅再美,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重建的基本模式及其环境效益[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4):9-17. 被引量:30
-
4苏维词,朱文孝,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中国岩溶,2002,21(1):19-24. 被引量:130
-
5吴志文,杨淑军.浅淡苍溪小康型生态家园经济的现状与发展[J].林业经济问题,2002,22(2):115-119. 被引量:3
-
6孙彦泉.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农业[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3-16. 被引量:3
-
7郑艳,孙秀杰,常德有.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途径[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2,26(3):101-102. 被引量:1
-
1莫泰尧.云南农业现代化与扶贫(摘)[J].云南农村经济,2001(6):17-18.
-
2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十大差距[J].党政论坛,2002(12):25-25.
-
3张道玉.农户庭园与庭院经济发展模式[J].沼气决策参考,1995(1):30-31.
-
4朱逢海,张文山,黄松飞.农户庭园经济模式及功能效应[J].生态经济,1995,11(3):47-49.
-
5蒋建平.从企业的视角透视产业链的功能效应[J].现代企业,2009(11):9-10. 被引量:3
-
6高龙军.数控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功能效应的发挥[J].中国科技信息,2006(02B):94-94.
-
7蔡传涛,张智英.傣族农户庭园生态经济模式结构与功能研究[J].生态农业研究,1999,7(1):77-78. 被引量:4
-
8肖济民,沈阳,刘江平.江永县丘岗山地开发机制活效果好[J].林业与生态,1997(6):26-26.
-
9沈立新,张劲峰,王卫斌.镇雄县山区农户庭园复合经营调查[J].西部林业科学,1995,31(3):28-33.
-
10黄念曾.荷花产业的五种创新模式[J].中国花卉园艺,2004(5):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