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交玉米亲本种子的生产程序和类别划分
Production Order of Hybrid Parent Maize Seed and Its Categori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亲本种子的繁殖和使用应与国际接轨,采用以育种者种子为种源基础的“四级生产程序”和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的四个类别进行生产,并逐步建立专门从事亲本繁殖生产的专一机构和“株系循环法”技术为基础的提纯保种圃、低温低湿库贮存的双重保种制度。
作者
杨国方
机构地区
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种子科技》
2005年第4期217-219,共3页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亲本
生产程序
株系循环法
种子
分类号
S513.03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张万松,王春平,陈翠云,王淑俭,杨会武,郭天财,汤其林,张进生,霍晓妮,张福平,郭香墨.
论中国迈向21世纪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J]
.种子,2002,21(1):3-5.
被引量:16
2
兆德志,张淑玉,何艳辉,孙光宇.
如何加快新时期种业的发展[J]
.中国种业,2004(9):10-1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郭香墨,刘金生,丰嵘,刘海涛.
我国棉花良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
.中国农学通报,1996,12(4):28-30.
被引量:12
2
张万松,陈翠云,王淑俭,陈军营,张伟,袁祝三,荆清文,赵玉莲.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J]
.中国农业科学,1997,30(2):27-33.
被引量:38
3
崔涔 桂耀林.经济植物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M].农业出版社,.302-314.
4
张存信.棉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天津地方标准)[J].天津农林科技,2000,(2):24-27.
5
考布莱德 许蕊仙等(译).种子科学原理及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6
联合国粮农组织.谷物种子技术[M].,1975..
7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M].农业出版社,1991.543-544.
8
黄季焜,胡瑞法,罗斯高.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种子产业[J]
.农业技术经济,1999(2):14-21.
被引量:15
9
陆作楣,陶瑾.
论“株系循环法”[J]
.种子,1999,18(4):3-5.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16
1
欧行奇,王振乾,王兴阳,刘化波.
小麦生产用种原种化探讨[J]
.种子,2004,23(12):51-52.
被引量:8
2
欧行奇,成立群,谢金良,王锐,王振乾.
小麦原种生产免去杂技术探讨[J]
.种子,2005,24(9):107-109.
被引量:5
3
张伟,张联合,王春平,吕静霞.
试论中国现代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的改革[J]
.种子,2007,26(7):68-72.
4
赵春慧,苗雨,赵春芝,周俊,康宏彪.
我国小麦良种繁育技术体系的改革发展与创新[J]
.种子科技,2007,25(5):37-41.
被引量:5
5
张想平,苏毓杰,王保堂,毋玲玲,陈志国.
甘肃省啤酒大麦原种生产技术[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8,25(4):25-27.
被引量:1
6
张万松,郭香墨,张爱民,王淑俭,王春平.
论“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在中国种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J]
.种子,2009,28(3):93-96.
被引量:5
7
郭范顺.
辽宁省种子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8):177-180.
8
贾文华,刘桂珍,霍晓妮,马宗斌,朱伟.
棉花的生育特性与种子生产[J]
.种子,2009,28(7):120-122.
被引量:2
9
牛吉山,尹钧.
小麦种子繁育的一般原则和通用程序[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5):109-112.
被引量:4
10
张想平,毋玲玲,苏疏杰,王宝堂,李润喜,张碎成.
啤酒大麦新品种垦啤5号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原种生产技术[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9,26(3):55-57.
被引量:1
1
张万松,王春平,陈翠云,王淑俭,杨会武,郭天财,汤其林,张进生,霍晓妮,张福平,郭香墨.
论中国迈向21世纪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J]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4):241-244.
2
徐小荣,汪小斌.
稻麦株系循环法繁育原种技术的应用[J]
.种子,1994,13(3):54-55.
被引量:5
3
徐小荣,汪小斌.
用株系循环法繁育稻麦原种的技术体验[J]
.种子,1994,13(2):55-56.
被引量:1
4
唐方南等,王培凤.
[株系循环法]生产常规稻麦原种技术[J]
.当代农业,1997(12):9-9.
5
陈素生.
自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新方法——株系循环法[J]
.农业科学研究,1992(1):86-86.
6
席振强,别志伟,唐应华,张宏泽,谢爱华.
浅谈小麦良繁程序的应用[J]
.种子科技,2000,18(3):157-158.
被引量:4
7
李素敏,孙林静,刘学军,马忠友.
稻、麦良种繁育新技术──“株系循环法”[J]
.天津农林科技,1998(2):19-22.
8
包立英.
“株系循环法”在提纯郑麦9023中的应用[J]
.中国种业,2008(4):36-36.
9
张万松,陈翠云,王春平,王淑俭,杨会武,郭天财,汤其林,张进生,霍晓妮,张福平,赵虹.
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探讨[J]
.河南农业科学,2001,30(7):10-13.
被引量:7
10
张安存,吕宏飞,陈新红,韩正光,周青.
优质食味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栽培要点[J]
.浙江农业科学,2013,54(10):1249-1251.
被引量:2
种子科技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