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年第15期47-48,共2页
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Guide
同被引文献5
-
1邹奇清,乔向东.关于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要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1):34-35. 被引量:53
-
2魏大乔.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62-63. 被引量:3
-
3杨怡,金晓严.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乐业率”探讨——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1):55-58. 被引量:5
-
4李金林,姚莉,应飚.高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初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1):18-19. 被引量:9
-
5邱义臻,熊焰.建设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25):20-22. 被引量:30
二级引证文献8
-
1高敏.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探讨——以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学园,2020(33):90-91.
-
2凌晨静.水利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科技风,2010(21).
-
3胡跃茜.高职毕业生“后失业”状况的改进策略[J].教育评论,2009(2):20-21.
-
4王芳,王惠颖.江西省民办高校计算机系毕业生工作适应能力的调查与浅析[J].科技广场,2010(2):143-144.
-
5彭涛.高职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纺织系毕业生为例[J].文教资料,2010(26):234-235. 被引量:1
-
6张曙红,冷凯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3):144-145. 被引量:12
-
7刘春影,王学成.珠三角计算机类毕业生调查报告——以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1):164-167.
-
8夏文秀.高职动漫毕业生现状及专业定位分析[J].办公自动化(综合月刊),2013(8):32-33.
-
1黄华.关于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8,11(1):77-78. 被引量:1
-
2刘建敏.适应社会需求 搞好数控技术专业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7(5):89-90.
-
3关然,张树云.农村初中创业意识教育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6,12(9):24-24.
-
4蔡向红,贺志明.试论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3(12):104-105.
-
5王振洪,邵建东,成军.探索建立有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52-54. 被引量:19
-
6宋鲁宁.多管齐下保证职校学生实习安全[J].广西教育,2008(21):13-14.
-
7王艳英.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办学规模刍议[J].活力,2005(6):130-130.
-
8袁玉芳.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以广西为例[J].广西教育,2013(35):48-49. 被引量:3
-
9陈静,佘松涛.论边疆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办学定位——以云南省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3(1):31-34. 被引量:1
-
10马杰.宁夏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2,0(08X):185-18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