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发展研究》
2005年第8期89-90,共2页
Development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87
-
1方时姣,刘思华.论农村和谐社会模式与农业发展的终极目的[J].农业经济问题,2004,25(6):57-60. 被引量:29
-
2贾书海.谈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16-17. 被引量:5
-
3青连斌.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4,6(10):32-41. 被引量:29
-
4彭穗宁.努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15(5):11-13. 被引量:10
-
5金维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术交流,2004(11):9-10. 被引量:16
-
6杨正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J].求是,2004(22):11-13. 被引量:20
-
7覃雪.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党建研究,2004(10):62-66. 被引量:10
-
8李子彪.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广东社会科学,2004(6):16-17. 被引量:8
-
9青连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抓住几个着力点[J].科学社会主义,2004(5):8-9. 被引量:45
-
10许耀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J].科学社会主义,2004(5):9-10.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23
-
1朱国伟,徐华红,龚宇波.公民环境素养框架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S1):90-92. 被引量:2
-
2王静梅,申俊龙.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问题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0):27-29. 被引量:19
-
3汪勤峰,汤斌纺.高校环境理论教育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10):19-20. 被引量:1
-
4汤斌纺,汪勤峰.论高校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J].消费导刊,2008,0(13):156-156. 被引量:2
-
5马玉香,刘青广.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18(1):79-81. 被引量:8
-
6王汉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主要研究观点综述[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2):5-11. 被引量:2
-
7邱晓飞,王文杰,杨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高校志愿服务的双赢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7):162-163. 被引量:2
-
8戴洪厚,毕慧敏,高玉红.大学环境教育选修课的现状调查分析及思考[J].成人教育,2010,30(2):89-90. 被引量:5
-
9杨宁娜.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及其社会现实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4):150-151. 被引量:5
-
10于彩莲,杨莹,燕红,薛滨泰,彭丽.提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效果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12):181-181.
-
1许经勇.科学发展观与完善宏观调控[J].浙江经济,2008(2):58-59.
-
2本刊编辑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J].财会研究,2004(3):1-1.
-
3徐崇温.“五个统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J].理论视野,2004(1):15-16.
-
4冯晓莉,王翼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新探[J].经济改革,1996(2):70-71.
-
5苏晓云.转变发展方式是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根本途径[J].政策,2010(5):4-7.
-
6申剑丽,王殿学.解读中央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J].金融博览,2006(1):8-8.
-
7李睿.浅谈处理政企关系六原则[J].公共支出与采购,2008(3):50-51.
-
8孙明杰.试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J].泰山学院学报,1999,24(4):84-85.
-
9郑京平.引领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精神[J].理论与当代,2005(11):4-5.
-
10赵满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相互统一[J].经济问题,1993(6):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