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隐性采访的法理思考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隐性采访是指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新闻采访形式.隐性采访隐藏了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使采访障碍和干扰大大减少.
作者
缪晓非
王波
机构地区
新华社办公厅法规处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8-59,共2页
Chinese Journalist
关键词
隐性采访
法理思考
新闻媒体
被采访对象
采访形式
采访目的
合法权益
记者
身份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7
1
傅丹辉.
论新闻采访权及其法律调整[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1):139-141.
被引量:2
2
马岭.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主体及其法律保护[J]
.当代法学,2004,18(1):60-67.
被引量:20
3
宋素红,罗斌.
美国传媒与司法关系走向[J]
.国际新闻界,2004,26(4):34-37.
被引量:20
4
颜春龙.
隐性采访与舆论监督[J]
.新闻界,2004(4):28-29.
被引量:6
5
杨立新.
隐性采访和人格权保护[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5):27-32.
被引量:12
6
张艳红.
中美新闻发言人制度比较[J]
.当代传播,2004(5):47-47.
被引量:5
7
周孚林.
法国《新闻自由法》评析[J]
.河北法学,2004,22(11):134-136.
被引量:4
8
杨建宇.
新闻自由观与时俱进要突破三个误区[J]
.新闻知识,2004(12):18-20.
被引量:3
9
王军.
对隐性采访及其法律应用性的思考[J]
.前沿,2005(1):128-129.
被引量:2
10
宋双,薛颖.
传媒与司法的冲突与协调[J]
.长白学刊,2005(1):36-4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林爱珺.
关于新闻法学研究的思考——2004-2005年新闻法学研究综述[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3):57-60.
2
刘振荣.
隐性采访素材的民事诉讼证据效力分析[J]
.东南传播,2009(8):139-140.
被引量:1
3
徐薇,杨婧,李文峰.
论隐性采访的利与弊[J]
.中国传媒科技,2012(08X):234-23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敏.
2009年新闻实务研究综述[J]
.东南传播,2010(2):14-18.
被引量:3
1
李边疆.
隐性采访的法理思考[J]
.新闻爱好者,2006(12S):52-52.
2
隐性采访的法理思考[J]
.新闻传播,2005(12):38-38.
3
张越.
回到问题本身的法理学——评张志铭《法理思考的印迹》[J]
.大学出版,2004(4):52-54.
4
毛瑞,侯瑞雪.
网络反腐的法理思考[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122-123.
5
杨海利.
暗访莫侵权[J]
.新闻世界,2001(8):27-28.
6
杨琳,申楠.
我国隐性新闻采访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1):66-71.
被引量:6
7
张孟军.
论媒体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沟通[J]
.传承,2007(5):72-74.
8
魏娟,冀莹.
“人肉搜索”的法理思考[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33-37.
被引量:1
9
靖鸣,龙鸿祥.
对社会名人要求“采访付费”的法理思考——兼评“孙道临接受采访要收费”事件[J]
.新闻记者,2005(5):53-56.
被引量:2
10
和谐的力量[J]
.上海支部生活,2006(11):22-37.
中国记者
200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