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意识形态是对人类有关事务的应然和必然的论证;意识形态能给接受者带来效用的增加,包括信息成本的节约、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但意识形态要求接受者偏离狭隘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基准,个体则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来决定对意识形态的接受及接受程度;意识形态一旦为人们所接受,将通过多种机制来实现其克服个体“搭便车”问题的社会功能。
出处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41,共6页
World Economic Papers
基金
复旦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