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声类清浊不分现象的古文字形音角度考察
被引量:2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4-146,149,共4页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参考文献1
-
1王力.《汉语语言史》[M].中华书局,1980年版..
同被引文献15
-
1麦耘.潘悟云上古汉语复辅音声母研究述评[J].南开语言学刊,2003(1):135-141. 被引量:5
-
2师玉梅.以西周铜器铭文研究西周音系的可行性[J].殷都学刊,2003,24(4):102-104. 被引量:3
-
3江学旺.天亡簋新韵新读[J].史学集刊,2000(4):72-75. 被引量:7
-
4曹兆兰.金文中方言“嬭”与雅言“母”的相因生义[J].方言,2002,24(2):177-182. 被引量:7
-
5罗江文,余飞.《诗经》与两周金文韵文押韵方式比较[J].古汉语研究,2001(3):2-5. 被引量:6
-
6姜允玉.中山王铜器铭文中的音韵现象初探[J].古汉语研究,2005(1):17-23. 被引量:3
-
7刘钊.谈古文字资料在古汉语研究中的重要性[J].古汉语研究,2005(3):54-58. 被引量:16
-
8申红义.近年出土楚简和典籍中的通假异文与上古声母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09-115. 被引量:4
-
9陈鸿.战国形声字之异体与战国古音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05,26(6):101-105. 被引量:2
-
10赵彤.中古舌根声母字和双唇声母字在战国楚系文献中的交替现象及其解释[J].中国语文,2006(3):249-255.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6
-
1宋華強.2011年甲骨文、金文、古文字學研究概述[J].简帛,2012(1):343-368. 被引量:1
-
2董国华.古音学研究与谐声古音学研究述略[J].绥化学院学报,2013,33(2):32-36.
-
3董国华.学界三十年来的谐声古音学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15(6):139-140.
-
4乔全生.中国音韵学研究70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1):29-49. 被引量:4
-
5乔全生.中国音韵学研究的未来走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62(2):5-21. 被引量:4
-
6乔全生.中国音韵学研究的未来走向[J].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9):43-57.
-
1时建国.说车字的“居”音[J].语文研究,1997(4):37-37. 被引量:4
-
2陈鸿.谐声与上古音断代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203-204.
-
3史淑琴.敦煌汉藏对音材料研究的几个问题[J].敦煌学辑刊,2012(4):90-101.
-
4蔡鑫泉.朱熹《论语集注》与《论语》考释[J].徽州社会科学,2016,0(8):62-66.
-
5华维芬.《英语语言学习材料:评价与回顾》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5):397-399. 被引量:1
-
6施正宇.一“口”一世界——与“口”有关的汉字[J].中华活页文选(初二),2017,0(4):59-63.
-
7潘二梅.汉字演变的历史与文化(连载·15)[J].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10(3):40-41.
-
8白俊骞.隶定古文中的异体字研究[J].语文建设,2015(7X):90-91. 被引量:1
-
9宛心.交际语境下误解产生的原因[J].学术界,2013(S1):298-301. 被引量:1
-
10彭娟.论外贸函电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J].校园英语,2014,0(13):9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