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玉米育种的历程与玉米育种的现状
被引量:
4
The course of the breeding of maiz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叙述了我国玉米育种的历程与玉米育种的现状,供玉米育种工作者参考。
作者
董海合
李凤华
朱秀珍
机构地区
天津市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
出处
《天津农林科技》
2005年第4期22-24,共3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ianj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历程
现状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786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2
参考文献
19
1
刘治先,贾世锋,郭庆法,汪黎明,孟照东.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导入和改良创新研究[J]
.作物品种资源,1999(1):5-7.
被引量:32
2
彭泽斌,刘新芝.
我国玉米杂交育种现状的评析[J]
.作物杂志,1998(S1):1-5.
被引量:48
3
张世煌.
玉米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J]
.作物杂志,1998(S1):84-85.
被引量:58
4
吴永常,马忠玉,王东阳,姜洁.
我国玉米品种改良在增产中的贡献分析[J]
.作物学报,1998,24(5):595-600.
被引量:46
5
王懿波,王振华,陆利行,王永普,张新,田曾元.
中国玉米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划分与杂优模式研究[J]
.玉米科学,1998,6(1):9-13.
被引量:109
6
顾晓红.
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J]
.玉米科学,1998,6(1):14-16.
被引量:67
7
周柱华,邢燕菊,单成钢,许方佐,胡世昌.
辐照玉米产量配合力不同世代测验的探讨[J]
.玉米科学,1998,6(1):25-28.
被引量:5
8
赵明,王美云,李少昆.
玉米杂交种与亲本主要光合性状的比较[J]
.华北农学报,1997,12(2):39-43.
被引量:10
9
周洪生.
21世纪初我国玉米遗传育种及玉米生产的发展战略[J]
.玉米科学,1996,4(4):1-5.
被引量:36
10
曾三省,任蕤,刘新芝.
黄早四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重要地位[J]
.玉米科学,1996,4(1):1-6.
被引量:50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李霞忻,顾晓红,苏萍.
我国玉米品种资源主要品质的鉴定与筛选[J]
.中国粮油学报,1996,11(6):1-3.
被引量:14
2
张喜华.
对辽宁省玉米育种工作的几点浅见[J]
.辽宁农业科学,1993(2):19-21.
被引量:2
3
陈国平,赵久然,李伯航,王忠孝,李维岳,尹枝瑞.
紧凑型玉米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
.玉米科学,1993,1(3):33-38.
被引量:10
4
彭泽斌,刘新芝.
1992年我国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2):97-99.
被引量:14
5
高荣耀,王米贵,赵殿轩.
黄早4及其部分衍生系农艺性状鉴定与配合力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1994(3):9-13.
被引量:6
6
史新海,李延峰.
山东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的综合分析与评价[J]
.山东农业科学,1994,26(1):8-10.
被引量:5
7
尹枝瑞,王国琴,王振宝.
吉林省玉米高产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生育生理指标研究——第二报 耐密型玉米增产原因分析与公顷产量11250kg高产群体主要生育生理指标[J]
.玉米科学,1994,2(3):32-40.
被引量:13
8
刘治先.
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J]
.作物品种资源,1994(1):4-6.
被引量:11
9
赵明,王树安,李少昆.
论作物产量研究的“三合结构”模式[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21(4):359-363.
被引量:59
10
吴景锋.
我国玉米杂交种发展的主要历程、差距和对策[J]
.玉米科学,1995,3(1):1-5.
被引量:70
共引文献
786
1
张艳,王民乾,孙喜云,郭书亚.
黄淮海夏玉米种质CM07的杂优模式及利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1):6-10.
2
黎裕,徐辰武,秦峰,谢传晓,汪海.
玉米生物育种:现状与展望[J]
.中国基础科学,2022(4):18-28.
被引量:6
3
胡柯,秦涛.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
.河南农业,2007(18):20-21.
被引量:5
4
孟繁盛,付金宁.
赤峰市玉米杂交种的应用现状及种质基础浅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5):87-89.
被引量:2
5
白星焕,孔祥彬,张世和,王同芹,郭永青.
玉米种质资源扩增、改良及创新方法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5):103-104.
被引量:3
6
王向东.
玉米育种学的发展回顾及展望[J]
.玉米科学,2004,12(z1):5-6.
被引量:18
7
孙发明,才卓,杨贤成,孙德智,张玉欣.
高淀粉玉米品种的选育与推广[J]
.玉米科学,2004,12(z1):7-9.
被引量:17
8
鲁宝良,赵文媛,刘日尊,关国志.
Mo17衍生系组配杂交种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和贡献[J]
.玉米科学,2004,12(z1):127-128.
被引量:19
9
王启柏,宋建成,李常保,郭风法.
玉米与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远缘杂交选育玉米杂交种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2,17(z1):144-147.
被引量:11
10
张冬梅,王文田,贾荣革.
玉米优良自交系D黄212的选育研究[J]
.玉米科学,2002,10(z1):42-4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3
1
张欣,周顺利,郝学景,司书丽,何光荣,蔡淑玲,张旭.
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5):35-38.
被引量:8
2
赵久然,刘龙洲,王凤格,郭景伦,王元东.
利用杂交玉米F_1代种子果皮组织鉴定母本真实性的SSR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3):6-8.
被引量:21
3
邱景煜.
玉米“旅系”群选育的回顾与探讨[J]
.辽宁农业科学,1993(5):43-45.
被引量:8
4
张旭,杨兆顺.
诱变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天津农业科学,2004,10(4):25-27.
被引量:22
5
刘洁.
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144-146.
被引量:5
6
杨宪民,李素珍,陆杨朝,梁辉宏.
利用玉米花培纯系选育杂交种花单一号[J]
.作物学报,1995,21(3):315-318.
被引量:6
7
吴景锋.
我国玉米杂交种发展的主要历程、差距和对策[J]
.玉米科学,1995,3(1):1-5.
被引量:70
8
刘治先.
玉米育种新技术[J]
.玉米科学,1995,3(4):12-15.
被引量:35
9
李汝玉,李群,谭振馨,颜廷进,张文兰,宋国安,段乃彬.
利用SSR标记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技术规程[J]
.种子,2005,24(9):54-56.
被引量:13
10
刘丹梅,杨君.
基因枪轰击成熟花粉粒转化玉米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3):25-2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宋亚丽,尹斌.
外引玉米杂交种在通化地区的适应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09,29(1):37-39.
2
徐艳霞,李旭业,王晓春,李晓波.
建国以来我国玉米育种技术的发展与成就[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6):165-168.
被引量:38
3
尹斌,王娟,王振萍,滕文星.
外引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2,32(9):15-16.
被引量:1
4
赵强,赵满义,吴迅,刘鹏飞,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陈泽辉.
关于适合机械化收获玉米育种的思考[J]
.农技服务,2019,36(7):69-7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杨红旗,路凤银,郝仰坤,董兵.
中国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问题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6):368-373.
被引量:127
2
岳绚丽,宋超.
北方春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66-66.
被引量:19
3
许芳,肖冬根,胡德斌,黄湘华,李晓阳.
汨罗市玉米新品种品比试验初报[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3(5):17-20.
被引量:1
4
张伟锋,刘新娇,李秋枫,卢小雨,郑耘,余道坚.
世界玉米生产与贸易概况分析[J]
.世界农业,2014(3):111-114.
被引量:11
5
兰琴英,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祝云芳,胡兴,陈建军.
优良玉米自交系QB506和QR273及其改良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5,28(3):967-974.
被引量:6
6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3):72-73.
被引量:9
7
张凤启,赵霞,丁勇,赵发欣,唐保军.
玉米耐旱性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0):38-42.
被引量:6
8
叶青松,彭宣和,蔡高磊,安菲,张凡,肖能武.
十堰市玉米经营模式、规模化经营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4):6401-6406.
被引量:1
9
尹全,李忆,宋君,侯雪,王东,张富丽,刘文娟,常丽娟,雷绍荣,刘勇.
多重PCR筛查检测进口转基因玉米[J]
.核农学报,2016,30(6):1045-1053.
被引量:5
10
杨景焘,赵芳,邓海峰,李晓斌,杨开伦.
不同加工方式玉米粉对6月龄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6,28(8):2414-2422.
被引量:1
1
杜贵勇,胥任平.
万载县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7):82-83.
被引量:1
2
梁玉庆.
题名:《春秋历程》[J]
.花木盆景(下半月),2013(12).
3
罗赣丰,刘小全,张远福,孙火喜.
江西甘蔗品种改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8):18-20.
被引量:2
4
赵国臣,侯立刚,刘亮,郭晞明,隋朋举.
吉林稻作科技进步与贡献[J]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6):88-90.
5
一岫.
台湾农业机械化与农机工业的发展历程[J]
.台湾农业情况,1993(3):28-29.
6
曲玉玲.
从黑龙江省水土流失及治理的历程中得到的启示[J]
.黑龙江史志,2014(20):41-41.
7
张汉夫.
2008年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加速[J]
.农机市场,2008(12):38-38.
8
王汝利,谢成林,张菊芳.
扬州市小麦生产的回顾及发展思路[J]
.江苏农业科学,2007,35(3):12-15.
被引量:3
9
余丽琴,钟梓璘,王记林,陈红萍,熊玉珍,邓伟,饶淑芳.
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8-12.
被引量:8
10
王艳红.
《农业机械》出刊600期回顾与展望[J]
.农业机械,2008(36).
天津农林科技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