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部队耐热能力和热适应程度调查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部队耐热能力和热适应程度调查肖能国,周安民(成都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昆明,650032)为减少部队在炎热环境下进行军事劳动时热损伤发生,我们在对云南边防某部250名官兵进行身体形态发育、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素质等项指标测评的基础上...
作者
肖能国
周安民
机构地区
成都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
出处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9-400,共2页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关键词
部队
热习服
耐热能力
卫生统计
分类号
R821.7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R339.52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
1
张是敬 军科院军队卫生研究所.军队卫生学专题讲座[M].,1982.257.
2
罗炳德,吕志忠,李郁卿,汤圣璈,陈仁渔,程素琦.一种新型环境热强度评价指标的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88(04).
3
杜桂仙.热环境劳动的生理上限[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5(04).
4
罗炳德,吕志忠,李郁卿,汤圣璈,陈仁渔,程素琦.
不同湿黑球温度下军事劳动时的适宜饮水量[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1,15(1):63-67.
被引量:1
5
罗炳德,吕志忠,李郁卿,汤圣璈,陈仁渔,程素琦.
湿热环境重强度劳动时的湿黑球温度界限[J]
.军事医学,1989(1):21-26.
被引量:2
6
邱仞之,朱受成,胡德泉,万为人.
不同补水量对最高耐热限的影响[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1,17(4):193-19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罗炳德,邱仞之,朱受成,谭森,华旭初,肖能国,李建明,吴鸿飞.
热环境下战士越野作训的生理反应特点[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6,14(3):178-181.
被引量:12
2
张雪玲,刘兵,邬堂春,吴志豪,陈胜,徐文.
沙漠干热环境徒手应激行军机体生理变化特点[J]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8):960-96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佟安娟,朱国标,张勤,栗群英,谢秩勋,李继红.
中药提取液预防环境热损伤的研究[J]
.西南国防医药,2000,10(5):274-277.
被引量:2
2
朱国标,栗群英,李继红,甘韶雨,辛火,谢秩勋.
热习服和热应激生物学效应差别的实验研究[J]
.西南国防医药,1999,9(4):204-207.
被引量:10
3
刘雄,钱江龙,郭志斌,薛平.
军用固体运动饮料对巨噬细胞表面C3b受体的影响[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22(6):477-477.
被引量:1
4
谢秩勋,谢军,周莉,朱国标,刘雄,谢冰.
热习服动物红细胞免疫变化的特点[J]
.成都军区医院学报,1999,1(1):15-16.
被引量:2
5
翟惠敏,李亚洁.
应激反应评估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05,19(7):1131-1133.
被引量:7
6
谢秩勋,谢军,谢冰,周莉,朱国标.
热习服动物红细胞免疫变化的特点[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9,19(5):308-308.
被引量:3
7
朱国标,张勤,粟群英,陈建忠,谢秩勋,李继红.
军用固体运动饮料增强热适应能力的实验研究[J]
.西南军医,2000,5(2):1-3.
被引量:4
8
陶发胜,金玲,张琼,曹金军,雷权,谭彦宏,颜炜,海光剑.
沙漠干热环境气候特点及其对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的影响[J]
.西南国防医药,2014,24(5):565-567.
被引量:4
9
陈莉,曾祥元,朱国标,李素华,马布仁.
热应激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微循环,2001,5(3):212-212.
被引量:11
10
李佳佳,刘江伟,姚刚,许琴,许永华,马娜,董翔,赵红艳,是文辉,李建瑛.
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大鼠生存率影响的实验[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5,25(10):24-28.
被引量:19
1
张明海,杨明杰,王少南.
快速热适应方法的研究[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1994,8(4):19-22.
2
李敏.
细胞因子与热应激和热适应[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8,16(2):120-122.
被引量:3
3
金亚蓓,杨紫云,金慧芳,米慧卿.
不同时期电针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耐热能力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4):283-284.
被引量:3
4
邱仞之,甄洪钧,朱受成,万为人,刘汉湘,华旭初.
锻炼提高耐热能力的研究Ⅰ.行军与长跑锻炼的耐热效果评价[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4,14(3):174-178.
被引量:1
5
邢成,杜桂仙,张智勇,奚金宝.
致热适应因子是一种生物活性肽[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1,7(1):36-38.
被引量:4
6
杜桂仙,张智勇,奚金宝,邱玉明.
致热适应因子诱发热适应体温降低机制的探讨[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3,9(1):88-90.
被引量:3
7
王光海,邹飞.
热适应诱导大鼠下丘脑基因的差异显示[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2,18(4):342-342.
8
杜桂仙,奚金宝,张智勇.
致热适应因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及其降温活性测定[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2,8(1):27-31.
被引量:2
9
金亚蓓,杨紫云,金慧芳,米慧卿.
不同时期电针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行为学表现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0):1689-1693.
被引量:6
10
方敏.
运动性中暑的预防和现场急救[J]
.田径,1999,0(6):44-45.
被引量:4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