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课程意识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和推动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人们谈及课程时,往往是指不同意义上的课程:从界定课程即教学科目、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或是学习经验,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的五种不同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这是由于课程经历了好几层的转换,如从规划、设计到实施,从课程决策者、编制者到教师和学生.因此,我们在探讨课程时应注意到,既然课程存在于不同层次,若我们只注意某一层次而完全忽略其他,则不但见不到课程的全貌,更有扭曲课程的危险.今天,为了我国教育界方兴未艾的课程改革有更加稳健的步伐,我们要宣扬的是所有关心、参与及投身教育教学其中的各方,不论其选择这种或那种课程定义,都应秉持一种'课程意识'.这种'课程意识'指的就是努力'追求教学行为功能的最优化--用合理的方法实现合理的目标.'
作者 邱枫蓝
出处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83-86,共4页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