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5年第4期35-36,共2页
Jiangsu Health System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75
-
1赵会民,郑文军,王熙斌,潘磊.院前急救的若干问题和解决思路(附642次院前急救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S1):349-350. 被引量:5
-
2付大庆.医疗优先调派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前景[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0,7(5):31-35. 被引量:12
-
3杨胜军,刘军生,高祥云,朱锐,刘海健.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与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临床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5):350-351. 被引量:26
-
4程相文,陈静,张海欧,吴晓华,汪建军,李日光.战场急救技术的进展[J].海南医学,2004,15(11):96-97. 被引量:9
-
5李向晖,杨造成,候世科,吴学杰,张开.印尼海啸的紧急医疗救援[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7):555-556. 被引量:15
-
6王鲜平,郑静晨,高进.国际灾害医疗救援人员健康保障支持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12(5):427-428. 被引量:13
-
7郭德伦,李素敏,崔泽实.以临床技术流程功能定位需求为基础的生理监测仪功能配置[J].中国医学装备,2006,3(6):20-23. 被引量:1
-
8叶庆亚.建筑与科技的互动——美国印第安纳心脏专科医院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05(6):32-39. 被引量:2
-
9张庆江.地震灾害紧急医疗救援的难点及对策探讨[J].武警医学,2006,17(10):788-789. 被引量:57
-
10陈锋,张旭鸣,林才经.公交车爆炸伤的特点及院前院内急救链[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98-10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3
-
1王烈明,卢军,王佃亮,乔林,吴江,张灼,彭石林.汶川大地震中“前出急救单元”的组建与救护[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5):554-555. 被引量:8
-
2丁文博.探讨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如何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12):1116-1118. 被引量:13
-
3单冬冬,付大庆.我国院前急救的调度应该引进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和调度医师岗位制度[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12):1119-1123. 被引量:11
-
4陈丽冰,郭增勋,于海玲,鲁强.北京120急救呼叫需求量时间分析及资源配置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6):497-498. 被引量:1
-
5郭增勋,于海玲,鲁强,陈丽冰,樊琨.北京市城区120急救需求量区域和时间分布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6):3050-3051. 被引量:6
-
6倪燕青,杜敏,张德明.开展院前分类急救的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0):173-173. 被引量:2
-
7易子娟.浅析院外医疗调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0(10):961-962. 被引量:4
-
8宋晓东,张慧慧,程芳甸,赵辉,田雪晴,李志远,胡道涛.心血管专业急重症病房的建设与配置[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2):131-133. 被引量:1
-
9王俊,张德栋,谭春红,李秀增,李丽.疗养院构建移动急救单元初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2):146-147. 被引量:1
-
10王俊,彭晓欣,谭春红,张德栋,冯瑞华.疗养院分类式箱装化移动急救单元的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6,37(9):28-3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0
-
1亢文超,李东曲,黄谨敏.质量控制对急救调度服务质量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A01):70-71.
-
2雍永权,蔡克俭,熊悦安,杨光田.湖北远程医疗救援汶川与玉树地震的比较[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2):212-214.
-
3王烈明,穆飞航,王佃亮,付彦强,刘莹莹,卢军,吴江,张灼.一种新型医用急救背囊的研发[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1):40-40. 被引量:9
-
4徐国芳.基层120急救中心调度工作的探索[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5):52-53. 被引量:2
-
5回音,钟婷,张进军.我国实行急救分级派车的重要性及需要解决的问题[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11):1054-1055.
-
6常黎明,陈金祥,吴明顺,丛霞.浅析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的应用与推广[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3):255-256. 被引量:2
-
7陆峰,张悦,李明华,吴德根.上海市院前分类救护实施方案初探[J].中国医院,2013,17(6):69-70. 被引量:4
-
8武秀昆.再谈只有科学认识才能推广应用MPDS的问题[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11):1049-1052.
-
9李智红,于海玲.2010年北京市120院前急救成人患者流行病学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1):43-44. 被引量:12
-
10陈博,安帅,邓玖旭,徐春归,黎庆钿,殷晓峰,寇玉辉,张培训,王天兵,姜保国.北京市城区道路交通伤“120”急救反应特点[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11):1041-1044. 被引量:1
-
1杜敏.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33):138-138.
-
2林成杰.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1):1035-1036. 被引量:11
-
3赵晓燕,张燕,林丽慧,李霞.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两种工作流程对一次性注射器消耗的对比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3):47-48. 被引量:2
-
4余国强,叶勇雄,曾明,金芳华.野战便携式急救单元构想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2):77-78. 被引量:7
-
5本刊编辑部,李衍,张小林.现代居家养老离我们有多远[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2(7):8-13. 被引量:2
-
6尹秋,李文.院前急救中的护理技术[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B12):97-97.
-
7王俊,李秀增,谭春红,彭晓欣,张德栋.疗养院移动急救单元的构建与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12):1534-1535.
-
8崔芳,曹政,孔令敏,李飞阳.迎接老龄化 我们准备好了吗[J].老年健康,2011(1):52-55.
-
9崔芳,曹政,孔令敏,李飞阳.迎接老龄化 我们准备好了吗[J].老年健康,2010(12):56-57.
-
10叶健如.推动人口计生宣传工作深入发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86-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