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沙尘暴的成因极其影响我国的路径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自然现象,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至半湿润地区。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具有相当的危害,本文针对我国历年的沙尘暴灾害天气,较全面地分析了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我国的路径。天气、气候条件是沙尘暴天气发生和强度的主导因素,气温、降水、植被、地貌、人类活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
刘晓光
机构地区
烟台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管理学院
出处
《甘肃农业》
2005年第8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沙尘暴
灾害性自然现象
气候条件
传播路径
动力学原理
分类号
P445.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6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908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14
1
马丹妮,李晔.
认识沙尘暴——听听专家怎么说[J]
.气象知识,2002(2):4-8.
被引量:2
2
范一大,史培军,王秀山,潘耀忠.
中国北方典型沙尘暴的遥感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2002,17(2):289-294.
被引量:42
3
郑新江,陆文杰,罗敬宁.
气象卫星多通道信息监测沙尘暴的研究[J]
.遥感学报,2001,5(4):300-305.
被引量:53
4
张增祥,周全斌,刘斌,张国平,赵晓丽.
中国北方沙尘灾害特点及其下垫面状况的遥感监测[J]
.遥感学报,2001,5(5):377-382.
被引量:35
5
周秀骥,徐祥德,颜鹏,翁永辉,王建林.
2000年春季沙尘暴动力学特征[J]
.中国科学(D辑),2002,32(4):327-334.
被引量:115
6
顾卫,蔡雪鹏,谢锋,李彰俊,吴学宏.
植被覆盖与沙尘暴日数分布关系的探讨——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例[J]
.地球科学进展,2002,17(2):273-277.
被引量:73
7
周濂.
降伏“黄龙”会有时——访国家环保总局“沙尘暴与黄沙”项目组组长全浩[J]
.Newton-科学世界,2002(4):26-28.
被引量:1
8
周晓东,朱启疆,孙中平,孙睿.
中国荒漠化气候类型划分方法的初步探讨[J]
.自然灾害学报,2002,11(2):125-131.
被引量:40
9
路明.
我国沙尘暴发生成因及其防御策略[J]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4):440-446.
被引量:32
10
王晓青.
西北地区沙尘暴灾害及防治对策[J]
.干旱区研究,2001,18(2):61-64.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66
1
王懿贤.
彭门蒸发力快速表算法[J]
.地理研究,1983,2(1):93-107.
被引量:10
2
张仁健,王明星,浦一芬,刘强,符建中,张文.
2000年春季北京特大沙尘暴物理化学特性的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5(3):259-266.
被引量:66
3
赵景波.
黄土中古土壤淀积类型[J]
.地理学报,1995,50(1):25-40.
被引量:22
4
杨东贞,王超,温玉璞,于晓岚,徐晓斌.
1990年春季两次沙尘暴特征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1995,6(1):18-26.
被引量:45
5
江吉喜.
一次特大沙尘暴成因的卫星云图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1995,6(2):177-184.
被引量:54
6
张小曳,张光宇,陈拓,沈志宝,柳海燕.
青藏高原远源西风粉尘与黄土堆积[J]
.中国科学(D辑),1996,26(2):147-153.
被引量:32
7
王式功,董光荣,杨德保,金炯,尚可政.
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变化趋势初探[J]
.自然灾害学报,1996,5(2):86-94.
被引量:124
8
张德二.我国历史时期以来降尘的天气气候学初步分析[J].中国科学:B辑,1984,3:278-288.
9
徐启运 方宗义 等.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中国沙尘暴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1-15.
10
慈龙骏,吴波.
中国荒漠化气候类型划分与潜在发生范围的确定[J]
.中国沙漠,1997,17(2):107-111.
被引量:95
共引文献
908
1
马鸿青,王亚婷,张良玉,李海峰.
冀中地区一次春季沙尘动力机制分析[J]
.农业灾害研究,2020(3):67-69.
被引量:1
2
张迎杰,张庆奎,张洪杰.
内蒙古乌海市沙尘天气潜势预报方法研究[J]
.内蒙古气象,2019,0(5):22-24.
被引量:1
3
李媛,赵媛媛,郭跃,韩乐,周蝶,丁国栋.
几种沙尘指数在内蒙古地区的应用效果对比:以2021年3月沙尘事件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36(10):124-132.
被引量:2
4
周自江,章国材.
中国北方的典型强沙尘暴事件(1954~2002年)[J]
.科学通报,2003,48(11):1224-1228.
被引量:138
5
刘鸿雁,田育红,丁登.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和河北坝上地区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北京沙尘天气物源的贡献[J]
.科学通报,2003,48(11):1229-1232.
被引量:30
6
李红军,袁玉江,何清.
基于器测能见度的沙尘暴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6):142-145.
被引量:2
7
陈广善,刘晓东,张加云.
中国北部沙漠对亚洲大陆大气粉尘含量贡献的数值实验研究[J]
.过程工程学报,2006,6(z2):65-69.
被引量:1
8
成天涛,吕达仁,于兴娜,王庚辰,陈建民.
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气溶胶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含量[J]
.过程工程学报,2006,6(z2):100-104.
被引量:5
9
耿敏,盛立芳.
青岛地区沙尘天气特征分析[J]
.山东气象,2006,26(4):6-8.
被引量:12
10
李彰俊,郭瑞清,吴学宏.
“雪尘暴”灾情形成的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以2001年初锡林郭勒草原牧区特大“雪尘暴”为例[J]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5):31-37.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8
1
安月改,刘学锋,张梅.
京津冀区域沙尘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3):21-24.
被引量:5
2
刘玉杰,牛生杰,郑有飞.
用CE-318太阳光度计资料研究银川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特性[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27(5):615-622.
被引量:59
3
韩永翔,宋连春,奚晓霞,叶燕华.
中国沙尘暴月际时空特征及沙尘的远程传输[J]
.中国环境科学,2005,25(B06):13-16.
被引量:26
4
李霞,胡秀清,崔彩霞,李娟.
南疆盆地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及我国沙尘天气强度划分标准的研究[J]
.中国沙漠,2005,25(4):488-495.
被引量:31
5
姚济敏,张文煜,袁九毅,高晓清,谷良雷.
典型干旱区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及粒度谱分布的初步分析[J]
.中国沙漠,2006,26(1):77-80.
被引量:20
6
韩晶晶,王式功,祈斌,尚可政,杨德保,尚宝玉.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沙尘天气的关系[J]
.中国沙漠,2006,26(3):362-369.
被引量:23
7
延昊,矫梅燕,毕宝贵,章澄昌.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的沙尘气溶胶观测研究[J]
.中国沙漠,2006,26(3):389-393.
被引量:41
8
周自江,章国材,艾婉秀,张洪政,牛若芸.
中国北方春季起沙活动时间序列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J]
.中国沙漠,2006,26(6):935-941.
被引量:22
9
Hankin E H. On dust raising winds and descending currents [J] .Part Ⅵ, India. Met. Memoir, 1921, 22 (1) :80-84.
10
Sutton. L. J, Itaboobs [J] . Quart. J. R. Met. Soc., 1925, 51 (2) : 25-30.
引证文献
2
1
沈建国,李嘉鹏,牛生杰,姜学恭.
沙尘天气中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时空分布特征[J]
.中国沙漠,2007,27(3):495-501.
被引量:21
2
魏立涛,魏永耕,张瑞芳.
河北省沙尘暴的危害性与预防对策[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73-74.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文小航,尚可政,王式功,杨德保,樊文雁.
1961—2000年中国太阳辐射区域特征的初步研究[J]
.中国沙漠,2008,28(3):554-561.
被引量:58
2
章秋英,牛生杰,沈建国,王英舜,武魁,王敏,张凯霞.
半干旱区气溶胶散射特性研究[J]
.中国沙漠,2008,28(4):755-761.
被引量:28
3
刘建军,郑有飞,吴荣军.
近沙尘源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季节变化及其统计学描述[J]
.中国沙漠,2009,29(1):174-182.
被引量:11
4
陈艳,宿海良,张婉莹,高桂琴,赵世昌,王猛,赵清鹏.
一次强沙尘暴天气的成因分析[J]
.中国沙漠,2009,29(4):757-765.
被引量:20
5
许潇锋,牛生杰,邱金桓,达布希拉图.
兰州1960—2003年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太阳辐射变化特征[J]
.中国沙漠,2009,29(5):966-970.
被引量:12
6
康玲,孙鑫,侯婷,沈建国,郭瑞清.
近13年内蒙古地区沙尘暴的分布特征[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1):77-82.
被引量:8
7
邓祖琴,韩永翔,白虎志,赵天良.
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含量变化的原因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2):1233-1238.
被引量:12
8
康玲,孙鑫,侯婷,沈建国,郭瑞清.
内蒙古地区沙尘暴的分布特征[J]
.中国沙漠,2010,30(2):400-406.
被引量:27
9
黄艇,宋煜,胡文东,郭本军.
大连地区一次沙尘过程的激光雷达观测研究[J]
.中国沙漠,2010,30(4):983-988.
被引量:18
10
郝丽,杨文,吴统文,赵剑琦,石广玉.
沙尘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及辐射强迫效应[J]
.中国沙漠,2010,30(6):1477-1482.
被引量:18
1
避震常识[J]
.保健医苑,2008(6).
2
张宇.
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影响分析[J]
.低碳世界,2016,6(13):6-7.
被引量:2
3
王鸣阳(翻译).
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 谁使地球变暖?(上篇)——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影响”[J]
.科学世界,2007(10):10-39.
4
彭自正,牛志仁.
数字地球与综合防震减灾(英文)[J]
.西北地震学报,2000,22(4):488-491.
5
李魏飞.
浅谈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形成原因和影响[J]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3):58-62.
6
郑艳华,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力克,段树国,奚秀梅.
塔里木河中游地区水资源状况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1):143-145.
被引量:4
7
张星海,吴广宁,蒋伟,任志超,彭倩.
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电网的影响[J]
.现代电力,2009,26(4):4-9.
被引量:7
8
韩文立.
卫星侧视角对纠正精度影响的定量分析[J]
.北京测绘,2010,24(4):20-22.
被引量:7
9
闫宇.
矿井水文地质与矿井水害防治[J]
.山西建筑,2014,40(5):90-91.
被引量:2
10
米丰收,张芝霞.
西安地裂灾害及其防治措施[J]
.水土保持研究,2001,8(1):155-159.
被引量:4
甘肃农业
200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