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湖北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59-59,共1页
Hube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4
-
1曾跃辉.土壤营养诊断[J].茶叶通讯,1996,23(1):44-45. 被引量:1
-
2张素媛,孙绍宽,杨连志,邱荣学,刘淑萍,李晶.对天津市宝坻县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评价初报[J].天津农林科技,1998(1):42-44. 被引量:2
-
3王玉.黑龙江省苗圃土壤肥力的评价[J].吉林林业科技,1999,28(4):19-21. 被引量:1
-
4翁尧富,钱新标,叶仲节.苗圃地土壤肥力评定初探[J].浙江林业科技,2001,21(6):14-19. 被引量:5
-
1史春生.提高圃地肥力的方法[J].湖南林业,2004(9):24-24.
-
2周德喜,宋西德.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重在措施实施[J].陕西林业,2002(3):17-18.
-
3胡多海.提高苗圃土壤肥力的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37-37. 被引量:3
-
4王玉.黑龙江省苗圃土壤肥力的评价[J].吉林林业科技,1999,28(4):19-21. 被引量:1
-
5郭向华.如何提高苗圃地土壤肥力[J].河北林业科技,2008(6):92-92. 被引量:1
-
6张海燕,王亚丽,何永博.育苗生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西华林业育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林业,2009(5):36-36. 被引量:1
-
7谷曼.谈苗圃土壤肥力评价[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1):37-37.
-
8刘洪江.大棚黄瓜培育壮苗管理措施[J].吉林蔬菜,2012(3):1-1.
-
9李妍华.浅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3(2):60-60.
-
10赵红燕.不同播种量和播种时期对大黄育苗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3):7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