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纵列式编组站交换车流的作业组织方法
出处
《郑铁科技》
1989年第4期22-29,共8页
Zhengzhou Railway Science & Technology
-
1牛惠民,郝克智.转场交换车流的综合优化[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1995,14(1):73-78. 被引量:3
-
2姚毅.纵列式编组站驼峰场与到达场之间推送进路不能解锁情况的分析[J].铁道通信信号,1994,30(12):18-19.
-
3黄文勇.绥德站平面布置方案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8,25(4):71-74.
-
4谢楚农,李夏苗,杨光荣.株洲北站能力与设备运用的实证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24(4):38-40.
-
5石岩.减少南翔编组站交换车流的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12(3):11-12. 被引量:1
-
6吴岳南.高速行车时车站设计的特点[J].铁道运输与经济,1979,1(2):63-71.
-
7张绍衔.纵列式车场通过按钮继电器电路的设计探讨[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1998,0(1):43-44. 被引量:1
-
8袁光明,杨宇,陈刚.成绵乐城际客运专线峨眉站方案研究[J].铁道建筑,2008,48(2):101-104. 被引量:3
-
9王鹤鸣.提高双向编组站改编能力的方法[J].铁道运输与经济,1984,6(11):31-33.
-
10昆明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投入使用[J].中国铁路,2006(12):7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