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温室效应”经济学问题——西方“全球变暖经济学”浅议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92年在里维热内卢举行的有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温室”问题正式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就在这一年,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C·斯切宁(Thormas·C·Schelling)首次在《美国经济评论》上推出了他长达4万字的《全球变暖经济学问题》,中国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正式通过,把“控制温室气体排夜”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近来,有关部门又制订了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消耗量和充分利用水力、风力、海能太阳能和核能的宏伟规划,交国务院审批将付诸实施。“温室效应”经济学大有“异军突起”之势。 全球变暖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效应”,其驾驭的力量是赤道和两极地区温度变化的差别,这种差别又产生了与地球旋转相适应的热对流,而热对流正是大气循球和海洋循环的原动力,科学预测证明,两极地区比赤道附近的温度变化大,这种坡型的温差驱动着大气循环和海洋循环的干变万化。其结果是导致全球各地冷热、干湿、阴晴、风暴等复杂的气候的不确定性,从而对人类生存、自然经济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斯切宁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的基本估计是:大气中现有7,000亿吨碳,大约折合为26,000亿吨二氧化碳。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碳大约是60亿吨,除一半由于生物合成消失外,尚有一半留在大气中。
出处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2-43,共2页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