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央自1982年对某些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始,到198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扶贫工作以来,经过多年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到1992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了八千万。同样,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三西”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计划的实施,“温饱基金”项目的设立和进一步发挥作用,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环境得到改善,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大部分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已从贫困中解脱出来。 但是,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目前全国的八千万贫困人口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少数民族人口。而且,他们大部分集中在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生态失调、经济发展缓慢,文化教育落后、人畜饮水困难、生活条件恶劣的少数民族地区,与前一阶段扶贫工作比较,解决这些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难度更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产生新的影响。 任何重大变革和改革措施,哪怕是最有利于整个国家和全体民族繁荣发展的社会变革,都不可能使各民族、各地区和各利益团体同时受益,均等受惠。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给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
出处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1-12,共2页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