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阶段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不同阶段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姜明月,王金君,张丽颖(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杂交种的更新,实质上是玉米自交系的更新。而玉米自交系的优劣,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配合力的高低,因此,配合力的改进一直是玉米育种工作者所努力的方向。关于配合力研究方面的...
作者
姜明月
王金君
张丽颖
机构地区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4-26,共3页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分析
分类号
S513.03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2
1
李明德.
辽宁省玉米育种回顾与展望[J]
.辽宁农业科学,1993(2):46-48.
被引量:4
2
王富德,姜明月,赵廷昌.
辽宁省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及性状改良[J]
.辽宁农业科学,1993(1):6-14.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王懿波,张庆吉,朱良骅.我省玉米种质基础的综合分析与评价[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6(01).
2
莫惠栋,胡雪华,骆亦其.玉米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Ⅰ.我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潜势及其利用[J]遗传学报,1984(04).
3
吴景锋.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J]中国农业科学,1983(02).
4
曾三省.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J]
.中国农业科学,1990,23(4):1-9.
被引量:310
5
张泽民,任和平.
不同生态环境对玉米产量和穗粒性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1991,6(1):28-34.
被引量:40
6
吴景锋.
我国玉米单交种二十年的发展[J]
.作物杂志,1991(1):1-4.
被引量:18
7
吴建宇.
玉米自交系性状及分类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26(2):163-168.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34
1
邱景煜.
玉米“旅系”群选育的回顾与探讨[J]
.辽宁农业科学,1993(5):43-45.
被引量:8
2
姜敏,刘静.
玉米穗部性状配合力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4):12-15.
被引量:14
3
史新海,宋再华,刘恩训.
山东玉米品种的演变及展望[J]
.山东农业科学,1994,26(4):17-19.
被引量:4
4
杨小平,马青奠.
我国玉米杂交种间遗传多样性的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3):25-28.
被引量:2
5
杨引福,师公贤,王选路.
Mo17玉米种籽生产中的特点及其改良[J]
.种子,1994,13(4):44-45.
被引量:2
6
陈玉库,王金君,姜明月,李明德.
玉米雄性不育系CR7922的选育和恢复性研究初报[J]
.辽宁农业科学,1995(3):23-25.
7
黄述祖,张天佑.
山西省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和性状改良[J]
.山西农业科学,1995,23(2):25-30.
被引量:2
8
王建革.
杂种优势模式对玉米育种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5,3(1):35-37.
被引量:7
9
杨镇,刘晓丽,李刚.
EMS诱变剂对玉米自交系改造效果的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2006(5):7-10.
被引量:7
10
刘晓丽,杨镇,李刚.
EMS诱变玉米花粉M_1代生物学效应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6):806-810.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19
1
惠东静,王玺,田龙庄.
12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04,50(6):8-12.
被引量:4
2
张志国.
TUXPENO种质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J]
.作物杂志,1994(3):20-21.
被引量:11
3
郑祖平,杜克柱.
玉米自交系几个性状的遗传分析[J]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5(5):8-11.
被引量:2
4
夏志红,潘惠康,张兰新,刘春艳.
玉米穗腐病与蛀穗螟虫发生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1995,10(1):88-91.
被引量:21
5
宋自仁.
几个新选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J]
.玉米科学,2006,14(1):70-72.
被引量:4
6
王芝棠 河北廊坊农学会.对玉米高产育种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资料,1981,(1):1-7.
7
谢孝颐.当前玉米育种动向[J].南通农业,1982,(1):16-22.
8
孔繁玲.植物数量遗传[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160-285.
9
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郭向阳.
玉米Suwan选系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3):7-9.
被引量:10
10
张彪,马孝玲,王玉兰.
玉米几个自交系组配高产紧凑型杂交种的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1999,12(4):37-4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梁改梅,张彦芹,张明义,陈稳良.
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08,36(7):20-23.
被引量:7
2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邬成.
玉米Tuxpeno选系的配合力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5):4-6.
被引量:1
3
李艳天,丁朝瑞,刘汉庆,张运伟,李继昌,毕志常,江水清.
玉米自交系“自330”的应用与研究动态综述[J]
.辽宁农业科学,2002(4):22-25.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骈跃斌,许晶,武岩军.
紧凑型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J]
.种子,2009,28(9):53-55.
被引量:1
2
张晓宇,逯晓萍,薛春雷,张雅慧,陈强.
粮饲兼用型玉米优良杂交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力和相关分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2):161-165.
被引量:3
3
孙万海.
化学诱变玉米自交系性状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7):26-29.
被引量:2
4
马娟,王铁固,张怀胜,陈士林.
玉米穗三叶叶面积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4):25-28.
被引量:4
5
何建文,姜虹,詹永发,蓬桂华,赖卫,耿广东.
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9):24-27.
被引量:5
6
苟才明,余世权,黄宁,荣廷昭,张吉海,徐克成,李志龙.
17个玉米地方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15,30(2):175-182.
被引量:19
7
刘鑫,高若禹,郑艳,吴艳微,王雪,赵仁贵.
12份甜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6(10):73-76.
8
龙风,李承波,彭忠华.
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J]
.种子,2021,40(8):111-115.
被引量:9
1
李文寿,宋华山.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4,26(1S):66-66.
2
胡志彬,张秀英.
四川盆地玉米栽培高产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0(7):112-112.
被引量:3
3
杨春武.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
.现代农业,2014(4):36-37.
被引量:2
4
艾宏伟,董立.
论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151-151.
被引量:4
辽宁农业科学
199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