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72例新生儿细菌L型败血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许多细菌的细胞壁不完整或完全丧失而形成细菌L型,仍有一定毒力甚至可致细菌L型败血症。我院自1992.10~1993.6,对326例疑有细菌感染的新生儿进行血细菌高渗和等渗培养,检出细菌L型81株和细菌型21株,结合临床,诊断新生儿细菌L型败血症(SBL)72例,细菌型败血症(SB)15例。现将SBL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3-223,249,共2页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3

  • 1杨光裕,上官玉梅,李维周,程传勋,赵颖,朱智玲.医院感染细菌L型败血症158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1994,12(3):168-169. 被引量:5
  • 2田所一郎.细菌L型与临床医学的关系[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81,4(5):218-218.
  • 3吴仕孝.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修订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63-164.
  • 4黄良谷 林特夫.细菌L型与疾病[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258-260.
  • 5李长林.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86-589.
  • 6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373-375.
  • 7李柏青.细菌L型与宿主防御机制的相互作用[J].细菌L型与疾病,1991,:145-145.
  • 8林特夫 汤秀兰 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与L型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1983,63:502-502.
  • 9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常规:第1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373—425.
  • 10朱培芳.关于细菌L型感染的l临床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10(4):58-58.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