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不同播法抗倒伏性状综合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小麦不同播法抗倒伏性状综合分析林川渝,贾跃峰(内蒙古农技推广站)我区河套灌区小麦栽培措施以增穗增产为主,为增加亩穗数,采取加大播量,增加密度的方法,使小麦产量逐年增加。但亩穗数超过45万穗后,倒伏现象严重,成为制约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针...
作者
林川渝
贾跃峰
机构地区
内蒙古农技推广站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5年第1期10-12,14,共4页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小麦
播种
抗倒性状
分类号
S512.104.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6
1
李金才,尹钧,魏凤珍.
播种密度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和抗倒指数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5,31(5):662-666.
被引量:195
2
王勇,李晴祺.
小麦品种抗倒性评价方法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5,10(3):84-88.
被引量:106
3
朱新开,王祥菊,郭凯泉,郭文善,封超年,彭永欣.
小麦倒伏的茎秆特征及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1):87-92.
被引量:149
4
王健,朱锦懋,林青青,李晓娟,滕年军,李振声,李滨,张爱民,林金星.
小麦茎秆结构和细胞壁化学成分对抗压强度的影响[J]
.科学通报,2006,51(6):679-685.
被引量:63
5
郭玉明,袁红梅,阴妍,梁莉,李红波.
茎秆作物抗倒伏生物力学评价研究及关联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7):14-18.
被引量:102
6
胡婷,焦群英,付志一,王荣.
小麦茎秆的抗弯复合材料力学模型[J]
.应用力学学报,2007,24(2):279-283.
被引量:25
7
魏凤珍,李金才,王成雨,屈会娟,沈学善.
氮肥运筹模式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8,34(6):1080-1085.
被引量:148
8
安呈峰,王延训,毕建杰,叶宝兴.
高产小麦生育后期影响茎秆生长的生理因素与抗倒性的关系[J]
.山东农业科学,2008,40(7):1-4.
被引量:20
9
徐磊,王大伟,时荣盛,盛中飞,李安飞.
小麦基部节间茎秆密度与抗倒性关系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9,29(4):673-679.
被引量:75
10
赵倩,梁新明,姜鸿明,丁晓义,姜月敏.
小麦矮化对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J]
.莱阳农学院学报,1999,16(3):168-171.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1
1
韩玉林,殷贵鸿,杨光宇,唐建卫,王丽娜,黄峰,张倩,李楠楠,吕永军,李顺成,邹少奎,高艳.
小麦品种周麦22茎秆生长特性及其与抗倒性的关系[J]
.作物杂志,2017(2):34-37.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王丽娜,殷贵鸿,韩玉林,杨光宇,王令涛,胡卫国,唐建卫,高艳,祁勇,于华强,吕永军,李顺成.
小麦新品种国审周麦22号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灌浆规律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8(5):91-95.
被引量:2
2
葛军勇,张斌,王霞,王玉祥,董占红,左文博,田长叶,李云霞.
不同应用类型裸燕麦品种的茎秆抗倒伏特性评价[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8,41(5):7-12.
被引量:9
3
李雪,刘国一,谭海运,高雪.
耕作措施对西藏青稞产量和抗倒伏茎秆特性的影响[J]
.高原农业,2021,5(2):141-147.
被引量:2
4
郭永新,周浩,孙鹏,王雅情,马珂,李晓瑞,董淑琦,郭平毅,原向阳.
种植方式对不同地区张杂谷10号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22(2):195-202.
被引量:1
5
胡俊敏,焦竹青,崔黎艳,刘爱青,宋晓旭.
小麦新品种温禾9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2022(4):262-264.
6
王君,黄杰,张文才,魏雅红,胡彦奇,葛昌斌,曹燕燕,廖平安,邢银亮.
小麦新品种漯麦163光合特性及抗倒伏性研究[J]
.作物研究,2022,36(5):426-430.
被引量:1
7
党润海,赵楠,王楠,王树星,尚杰,张乐.
关中东部灌区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2):15-19.
8
王纶,王星玉,南成虎,胡奋山,王海岗,曹晓宁,陈凌,王君杰,刘思辰.
黍稷种质资源倒伏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
.农业科学,2017,7(5):327-334.
被引量:2
1
张丰转,姚军,杨卫斌.
5%调环酸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J]
.现代化农业,2013(11):26-27.
被引量:3
2
王勇,李斯深,亓增军,李安飞,王洪刚,李晴祺.
小麦抗倒性状的基因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1998,18(4):514-520.
被引量:12
3
王勇,李斯深,李安飞,李宪彬,王洪刚,李晴祺.
小麦种质抗倒性的评价和抗倒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0,20(1):79-85.
被引量:38
4
王枟刘,王长进,刘正,李文阳.
72个玉米自交系抗倒性状的相关分析及评价[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30(4):26-30.
被引量:2
5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
玉米自交系灌浆期抗倒性评价及抗倒性状的相关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7):5-9.
被引量:3
6
蔡永强,牛新胜,焦小强,程亮,刘全清,申建波,张宏彦.
灌溉条件下覆膜对冬小麦根系分布及抗倒性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4,29(B12):328-332.
被引量:9
7
吴也夫.
探讨水稻抗倒伏生理机制与评价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2012,9(27):143-143.
8
孙允超,尹会会,王光禄,王怀恩,冯盛烨,闫树平.
小麦杂种F_3代茎秆机械强度的选择效应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6):24-26.
被引量:3
9
汪黎明,李建生,姚国旗,穆春华,孟昭东,刘德友,戴景瑞.
玉米茎秆与根系抗倒的特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12,20(2):69-74.
被引量:26
10
赵向前,何南扬.
秀麦3号高产稳产性的遗传背景及其作用的分析[J]
.大麦科学,1999(4):10-12.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