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农工贸一体经济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农业资源的开发不再仅仅是单一的农业生产,而是集农业地域专门化、农产品加工和农村市场经济于一体的复合经济体系。本文以鄂中丘陵区京山县为例,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农工贸一体化的必然性和这一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建设。
作者
朱俊林
涂成炎
叶德嘉
机构地区
湖北大学生态所
出处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5-289,共5页
System Sciem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ulture
关键词
农业市场化
农业资源开发
农工贸一体化
京山县
分类号
F32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
1
沈镭,郎一环.
区域开发与持续发展──以长江中游沿江地区开发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3(4):289-294.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胡序威.加强区域开发的基础研究[J]经济地理,1991(03).
2
郎一环,陈百明.
论长江中游区域开发研究[J]
.自然资源,1992(4):18-2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
1
张志国.
四川雅安地区石材资源开发利用优势、问题与对策[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6(3):42-46.
2
郎一环,沈镭.
论长江产业带协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5(2):97-103.
3
伍新木,廖丹,严瑾.
制度创新:依托武汉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1):1-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6
1
王兵.
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
.旅游学刊,1999,14(2):38-42.
被引量:423
2
赵奕凌.
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性分析与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4):115-116.
被引量:10
3
侯晓丽,董锁成,贾若祥.
旅游规划整合——对“大旅游”内涵的再认识[J]
.旅游学刊,2005,20(4):43-50.
被引量:48
4
陈国阶.
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J]
.地理科学,1997,17(1):1-7.
被引量:125
5
佟敏,王红姝.
我国生态旅游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林业企业,2003(2):23-25.
被引量:7
6
鲜明.
关于西部省际地区经济发展边缘化问题的探讨[J]
.经济研究参考,2003(86):24-2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李斌,董锁成,薛梅.
川西少数民族边缘地区生态旅游模式与效益分析——以四川省若尔盖县为例[J]
.农村经济,2008(3):51-54.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孙海波,曾越,孙美玲.
阿尼玛卿雪山生态旅游模式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2):181-183.
2
邓谋优.
2000-2010年四川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综述[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7(12):64-69.
被引量:1
3
钟太刚.
四川省绿色扶贫效益分析——以康定市俄达门巴村发展旅游产业为例[J]
.四川农业科技,2018(1):8-10.
被引量:1
4
钟太刚.
探索四川省旅游扶贫发展之路——以康定市俄达门巴村为例[J]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8(4):61-64.
被引量:1
5
牛晓宇.
四川藏区少数民族城镇发展初探[J]
.山西建筑,2018,44(30):23-25.
6
徐彩霞.
区域经济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22(36):73-75.
7
傅斌,王新宇.
若尔盖湿地生态资产保护与利用[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3,36(8):42-49.
被引量:5
1
刘卫东.
美国农业地域专门化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
.经济地理,1992,12(2):58-63.
被引量:2
2
关验兵.
农业区位选择教学设计[J]
.飞(素质教育),2013(5):91-91.
3
罗文杰,朱美玲.
喀什地区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新疆农机化,2013(5):43-44.
被引量:2
4
姚惊波.
培育现代农业资源与推进湖南农业产业化[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16(11):24-25.
5
沈趋华.
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农业资源区划成果的应用[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22(6):16-17.
被引量:1
6
郭焕成.
我们的新农村要学习国外先进理念[J]
.北京规划建设,2006(3):76-76.
被引量:1
7
王鹏飞.
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农业地域的变化——农场案例调查[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2):45-53.
8
孙中才.
知识密集与农业经济的发展[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1):67-69.
9
郑韶,吕萍.
建立具有上海特色的农业组织体系[J]
.上海改革,2002(10):26-32.
10
崔瑞超.
高考题中的西北农业——绿洲农业与灌溉农业[J]
.学周刊(中旬),2014(9):210-210.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