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用光热偏转技术实施多路激光束的共轴性调查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基于光热偏转技术中光热信号相对泵浦光束中心对称的特性,提出一种精密调节多路激光束共轴性的新方法,精度达±2μm.
作者
吴周令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出处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426-427,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关键词
光热偏转
多路激光光轴
分类号
TN247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
1
吴周令,仪器仪表学报
同被引文献
3
1
McIver J K,Proced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1989年
2
施正荣,中国激光,1988年,15卷,1期,22页
3
钟钦
引证文献
1
1
吴周令,范正修,苏星,王之江.
光学薄膜激光损伤的光热偏转法实时研究[J]
.光学学报,1990,10(3):245-25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龚辉,李成富,孙旸,李仲伢.
用散射光观察激光损伤的动态过程[J]
.光学学报,1993,13(12):1144-1148.
2
周东平,范正修,范瑞英,赵强,刘立明.
红外窗口的激光损伤热过程及保护的研究[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6,15(3):213-217.
被引量:2
3
周东平,范正修,范瑞英,赵强,刘立明.
铝镜激光损伤的热过程实时研究[J]
.中国激光,1996,23(5):437-440.
4
吴周令,高扬,范正修,王之江.
CO_2连续激光预处理基板对光学薄膜损伤阈值的影响[J]
.红外研究,1990,9(5):329-336.
5
徐均琪,苏俊宏,葛锦蔓,基玛 格拉索夫.
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阈值测量不确定度[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8):87-93.
被引量:7
6
苏俊宏,徐均琪,汪桂霞,李建超.
脉冲激光诱导光学薄膜元件损伤识别方法综述[J]
.光学与光电技术,2023,21(1):1-12.
被引量:2
1
蔡玉领,周斌和,王云仙,周丽萍.
光热偏转技术测量激光光强的空间分布[J]
.激光杂志,1989,10(5):220-223.
被引量:1
2
周东平,范正修,刘立明,庄大奎,刘华.
红外滤光片激光损伤的研究[J]
.中国激光,1994,21(11):893-896.
被引量:5
3
谈恒英,刘鹏程,施柏煊.
激光光热偏转成象法无损检测光学薄膜的激光损伤[J]
.光子学报,2005,34(1):158-160.
被引量:20
4
农金鹏,韦玮,王宁,张桂稳,蒋肖.
石墨烯纳米带修饰微悬臂梁的光热偏转特性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2015,10(23):2755-2759.
被引量:1
5
黄学波,陈文斌.
扫描式光热显微镜测量光学薄膜吸收率的分布[J]
.中国激光,1990,17(S1):162-163.
6
侯庆军,王培吉,苏燕,张奉军,张仲,范素华.
光热偏转检测技术自动测量的研究[J]
.光学技术,2007,33(6):918-920.
被引量:4
7
张纪法,王冠中,崔景彪,方容川.
光热偏转薄膜热导测试系统及其应用[J]
.高技术通讯,1995,5(2):31-33.
被引量:5
8
阿不都热苏力.
利用一维光热偏转光谱法研究固体材料的热性能[J]
.激光杂志,2016,37(3):5-8.
9
朱美芳,罗光明.
用光热偏转谱拟合计算研究非晶硅缺陷态及其稳定性[J]
.电子学报,1996,24(2):119-123.
被引量:2
10
黄祖鑫,赵建林,胡晓阳,彭勇.
光学薄膜弱吸收测试装置参数优化[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40(9):1779-1783.
被引量:7
中国激光
198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