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小麦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对9个小麦品种间20个杂种F1的13个性状分析表明,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较强,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软弱,其中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最强,其顺序为单株产量>株粒数>株穗数>穗粒数。株高偏高值亲本遗传,成熟期偏晚遗传,二者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和干、湿面筋含量趋中亲或低亲遗传。沉淀值存在较小的杂种优势(2.6%),但组合间差异较大(-16.1%~23.8%),为选择高沉淀值品种提供了机会。本文还对不同性状间杂种优势以及杂种优势与亲子代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3,共3页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胡延吉.小麦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2(1):17-24. 被引量:7
  • 2李宗智.冬小麦若干品质性状遗传及相关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0,16(1):8-18. 被引量:82
  • 3董洪平,王健,卢少源,李宗智.小麦品质及产量性状的稳定性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8(04).
  • 4王明理,张爱民,黄铁城,刘恩忠,舒文华.T型杂交小麦品质及农艺性状的研究——Ⅰ.杂种优势和配合力[J]作物学报,1985(03).
  • 5朱睦元,徐阿炳,裴洪平,俞志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品质的遗传分析[J]遗传学报,1983(05).
  • 6李宗智.小麦蛋白质含量和品质的遗传[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2(Z1).
  • 7李宗智.小麦制面包性状的遗传(文章综述)[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1(02).

二级参考文献9

  • 1郭平仲,苏国群,张金栋,蔡民华.小麦群体的基因效应与杂种优势[J].作物学报,1989,15(1):11-21. 被引量:15
  • 2刘广田,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12卷,3期,243页
  • 3李宗智,1985年
  • 4王光瑞,1985年
  • 5李宗智,作物学报,1984年,11卷,2期,121页
  • 6朱睦元,作物学报,1984年,10卷,4期,237页
  • 7毛盛贤,冯新芹.冬小麦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式[J]遗传,1988(01).
  • 8朱睦元,徐阿炳,裴洪平,俞志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品质的遗传分析[J]遗传学报,1983(05).
  • 9杨安贵.玉米几个经济性状的基因效应[J]作物学报,1982(03).

共引文献87

同被引文献26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8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