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5年第6期447-450,共4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参考文献10
1 周玉婵,谭兴杰.低温与GA_3诱导菠萝黑心病的生理机制[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2,18(4):341-347. 被引量:24
2 宋纯鹏,梅慧生,储钟稀,程艳丽.Ca^(2+)对叶绿体中超氧物自由基产生以及由ACC形成乙烯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2,18(1):55-62. 被引量:29
3 宋纯鹏,梅慧生.高等植物体内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的形成、转化和调节[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26(4):13-19. 被引量:11
4 曾韶西,王以柔.低温胁迫对黄瓜子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1990(01).
5 王建华,刘鸿先,徐同.超氧物歧化酶(SOD)在植物逆境和衰老生理中的作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25(1):1-7. 被引量:613
6 王爱国,邵从本,罗广华,郭俊彦,梁厚果.大豆下胚轴线粒体的衰老与膜脂的过氧化作用[J]植物生理学报,1988(03).
7 高勇,吴绍锦.乙烯与切花的衰老及保鲜[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8(04).
8 张丽欣,宗汝静.四种叶菜衰老期间呼吸、乙烯产生、IAA和过氧化物酶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J]植物生理学报,1988(01).
9 Ching Huei Kao,Shang Fa Yang. Light inhibition of the conversion of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to ethylene in leaves is mediated through carbon dioxide[J] 1982,Planta(3):261~266
10 Shimon Gepstein,Kenneth V. Thimann. The effect of light on the production of ethylene from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by leaves[J] 1980,Planta(2):196~199
二级参考文献14
1 谭兴杰,周永成,唐友林.外源赤霉素对菠萝黑心病的影响[J] .植物保护,1989,15(4):5-6. 被引量:6
2 谭世杰,植物生理学报,1987年,13卷,197页
3 宋纯鹏,生物物理学报,1991年,7卷,161页
4 宋纯鹏,植物学通报,1991年,9卷,53页
5 梅慧生,1990年
6 刘愚,植物学报,1990年,32卷,695页
7 Tan Z Y,Phyciol Plant,1989年,75卷,13页
8 谭常,刘愚,李振国,俞子文,杨惠东,余叔文.伤害的保护作用[J]环境科学学报,1981(03).
9 D. K. Salunkhe,S. J. Jadhav,M. H. Yu. Quality and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of tomato fruit as influenced by certain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s[J] 1974,Qualitas Plantarum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1-2):85~113
10 刘愚.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的生成和作用[J]大自然探索,1986(03).
共引文献669
1 张芮博,袁小晶,邹鸿飞,高迎宾,秦海燕.磁场对柴胡种子萌发及幼苗抗逆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8):50-54. 被引量:2
2 高永生,陈集双.盐胁迫下镧对小麦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活性的影响[J] .中国稀土学报,2005,23(4):490-495. 被引量:55
3 李建武,王蒂,司怀军,彭晓莉.水分胁迫下马铃薯试管苗的生理响应[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3):319-323. 被引量:33
4 韦如萍,胡德活,王润辉,柳军,周宏,何志明.自然低温条件下南洋楹抗寒生理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2008,24(1):10-15. 被引量:5
5 张明生,王丰,张国平.中国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节水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6. 被引量:52
6 童斌,杨薇红,钱树林.vC对月季切花开花和衰老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5):87-91. 被引量:2
7 张刚,李里特,丹阳.果蔬成熟衰老中的活性氧代谢[J] .食品科学,2004,25(z1):225-230. 被引量:22
8 杨卫健,张双全.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及应用前景[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4):82-86. 被引量:16
9 席美丽,杨继民,郭柏寿.葡萄脯氨酸累积变异系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z1):68-72.
10 林河通,席玙芳,陈绍军.果实贮藏期间的酶促褐变[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z1):696-703. 被引量:86
同被引文献309
1 何水林.参与植物次生代谢调控的转录因子及其在植物次生代谢遗传改良中的应用[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12(4):374-380. 被引量:11
2 师校欣,马宝焜,高仪.植物离体培养中玻璃苗的发生及防治[J] .植物学报,1992,39(S1):20-20. 被引量:16
3 刘亚光,李海英,杨庆凯.乙烯利对大豆抗性生化物质的诱导作用[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8):1014-1016. 被引量:12
4 周菊华,陈秀玲,钟华鑫,梁海曼.麝香石竹玻璃苗与正常苗的生理特性差异[J] .广西植物,1993,13(2):164-169. 被引量:11
5 陈日远,关佩聪.温度和光周期与丝瓜花性分化及其生理的研究 Ⅰ.温度和光周期对丝瓜花性分化和氧化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4(2):96-101. 被引量:8
6 魏宝东,孟宪军,陈留勇,孔秋莲.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锦绣黄桃保鲜效果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6):124-127. 被引量:18
7 朱树华,周杰,束怀瑞.植物中一氧化氮与园艺产品的成熟和衰老[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6):733-740. 被引量:13
8 杨少琼,莫业勇,范思伟.关于稀土提高巴西橡胶产量问题的再探讨[J] .热带作物学报,1993,14(1):21-30. 被引量:5
9 王中凤,应铁进.植物乙烯信号转导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30(6):601-608. 被引量:20
10 王文雅,朱本忠,罗云波,翟百强,吕静.番茄果实软化过程中钙处理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脂氧合酶、伸展蛋白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28(1):12-1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25
1 张春光,荆红梅,郑海雷,赵中秋.水杨酸诱导植物抗性的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研究,2001,5(z1):185-189. 被引量:28
2 金昌海,阚娟,王红梅,索标,汪志君.桃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活性氧代谢的变化[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27(4):85-89. 被引量:15
3 王纪方,李锡香,贾春兰,沈镝.丝石竹玻璃苗生理特性和形成机理初探[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7,5(1):72-78. 被引量:15
4 张少颖,饶景萍,高慧.一氧化氮对切花月季瓶插过程中乙烯合成代谢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1):171-175. 被引量:14
5 刘炳辉,董晓颖,李志军,李培环.硬肉桃果实成熟前后几种与果实软化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变化[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44(5):887-890. 被引量:19
6 傅爱根,王爱国,罗广华.大豆萌发过程的活性氧代谢[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7,5(4):32-38. 被引量:33
7 王春丽,梁宗锁.外源刺激对植物次生代谢的调节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2009,29(5):1055-1065. 被引量:19
8 林文洁,陈丽晖.植物体中的自由基[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6(4):370-375. 被引量:13
9 陶宗娅,邹琦.水杨酸对小麦活性氧代谢的调节及其与乙烯形成的关系[J] .西南农业学报,1999,12(1):39-44. 被引量:6
10 史国安,郭香凤,韩建国,孙鲜明,杨正申.牡丹开花和衰老期间乙烯及脂质过氧化的研究[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27(5):50-53. 被引量:47
二级引证文献415
1 郝晶,张立军,谢甫绨.低温对大豆不同耐冷性中萌发期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7,26(2):171-175. 被引量:28
2 胡新喜,熊兴耀.梨果实采后生理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z1):309-312. 被引量:2
3 彭艳芳,刘孟军,赵锦,代丽.枣果采后生理与贮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z1):72-74.
4 张向飞,张秀省,王勇,王宁宁,曹岚,王淑芳.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长春花细胞中吲哚生物碱积累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3):303-304. 被引量:11
5 李晓梅,刘家忠,张红玉.外源水杨酸(SA)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26(8):33-37. 被引量:3
6 刘雅静,邢菊展,张宇婷,陈贵林.茉莉酸甲酯,蔗糖和氮源对蒙古黄芪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含量的影响[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1):63-68. 被引量:9
7 周莎莎,岳本芳,李文香,王士奎,孙元军.微真空贮藏条件对莱阳梨果实膜脂过氧化的影响[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31(4):423-428. 被引量:5
8 杨芳,陈严平.表油菜素内酯和6-BA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应的影响[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8):120-123.
9 李竹梅,王果萍.西瓜试管玻璃苗的成因及防止[J] .山西农业科学,2004,32(3):43-46. 被引量:7
10 杨晓杰,孙志琳.复方新诺明处理大豆种子的生物学效应[J] .种子,2004,23(7):19-21.
1 唐兆新,王炫英.氧自由基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 .畜牧兽医杂志,1997,16(3):52-54. 被引量:7
2 武瑞,康世良,郭保民,刘红葵.自由基与细胞凋亡及其生物学特性[J] .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22(2):23-25. 被引量:7
3 李福洋,惠宏襄.氧自由基对基因表达的调节机理[J] .生命科学,1999,11(A01):28-31. 被引量:8
4 徐忠东,彭景中.线粒体与细胞凋亡[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19(6):46-48. 被引量:1
5 郑爱新.线粒体与衰老研究进展[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5(12):80-82.
6 恽勤,阎作琨.叶绿素a光诱导产生O_2~/OH氧自由基[J] .应用化学,1991,8(4):83-85.
7 叶雪瑞,尹力,崔金金,吕勃,于波.SIRT3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3):2586-2589. 被引量:6
8 徐小芳,罗燕,赵民,谷新利.当归多糖对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08,27(5):24-26. 被引量:2
9 吴建慧,杨玲,孙国荣.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活性氧的产生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J] .植物研究,2004,24(4):456-459. 被引量:48
10 洪森荣,尹明华.氯化钙对野葛块根采后低温贮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049-3049.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