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广东南昆山毛茶叶染色体组型分析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南昆山毛叶茶生长在广东省龙门县境内的南昆山上,其叶片长大,密被茸毛,根据张宏达的分类系统,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植物。然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该毛叶茶中的嘌岭碱主要是可可碱,与一般栽培茶树主要含咖啡碱不同,故又被称为可可茶。近年来,毛叶茶作为一种天然不含咖啡碱的茶树品种资源而颇受有关各方重视,有关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生化成分的研究已陆续报道,但有关其细胞遗传学特性的研究还较少。
作者
李斌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茶叶》
1995年第6期30-31,共2页
China Tea
关键词
茶树
毛茶叶
染色体组型
分类号
S571.103.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15
1
竹尾忠一,游小清,王华夫,衣笠仁,李名君,程启坤,王海思.
中国茶树的起源与分布——根据茶叶香气组分中萜烯指数化学分类所作的推论(英文)[J]
.茶叶科学,1992,12(2):81-86.
被引量:21
2
虞富莲,俞永明,李名君,束际林,刘维华,吕文明,王海思,韩志福,钟渭基.
茶树优质资源的系统鉴定与综合评价[J]
.茶叶科学,1992,12(2):95-125.
被引量:48
3
李娟,江昌俊.
中国茶树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1(3):282-287.
被引量:23
4
王新超,杨亚军,陈亮,姚明哲.
构建茶树资源核心种质的设想[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33(4):52-56.
被引量:9
5
陈亮,杨亚军,虞富莲.
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展望[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5(4):389-392.
被引量:96
6
鲁成银,刘维华,李名君.
茶树起源的同工酶初探[J]
.中国茶叶,1993,15(4):10-11.
被引量:7
7
周顺祥.
广东省台山白云茶等5个品种形态特征差异分析[J]
.茶叶通讯,1993(2):8-14.
被引量:4
8
高志红,章镇,韩振海,房经贵.
中国果梅核心种质的构建与检测[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363-368.
被引量:49
9
明军,张启翔,兰彦平.
梅花品种资源核心种质构建[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2):65-69.
被引量:44
10
梁国鲁,周才琼,林蒙嘉,陈家玉,刘君素.
贵州大树茶的核型变异与进化[J]
.植物分类学报,1994,32(4):308-315.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6
1
罗军武,施兆鹏.
茶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研究,2000,4(S1):102-107.
被引量:4
2
周炎花,姚明哲,陈亮,孙威江.
茶树遗传演化研究进展及SSR在茶树遗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5):9-15.
被引量:7
3
李斌.
乳源白毛茶和台山白云茶的细胞学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19(3):10-14.
被引量:3
4
邓少春,田易萍,李友勇,段志芬,蒋会兵,包云秀,浦绍柳,孙雪梅,刘本英,汪云刚,赵才美.
茶树资源核心种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6):121-126.
被引量:6
5
吴华玲,秦丹丹,方开星,倪尔冬,王青,潘晨东,李波,江彪,李红建.
‘南昆山毛叶茶’野生资源调查及其性状研究[J]
.茶叶通讯,2024,51(1):1-7.
6
李斌,尹逸,周英,邓佩卿,杨宏伟.
南昆山毛叶茶和云南大叶种的RAPD分子标记研究[J]
.茶叶科学,2003,23(2):146-150.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陈志辉.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J]
.福建茶叶,2004,27(3):22-24.
被引量:5
2
陈志辉.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技术,2004(3):1-4.
被引量:1
3
黄仲先,黄怀生,周文,张亚莲,刘红艳.
湖南茶叶中儿茶素含量水平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2006(5):37-39.
被引量:9
4
林郑和,陈常颂,陈荣冰.
我国39个茶树品种的RAPD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06,4(5):695-701.
被引量:11
5
林郑和.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与发展[J]
.福建茶叶,2006,29(4):26-27.
6
季鹏章,张俊,王平盛,黄兴奇,许玫,唐一春,梁名志.
云南古茶树(园)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茶叶科学,2007,27(4):271-279.
被引量:39
7
刘本英,孙雪梅,李友勇,唐一春,贺巍,汪云刚,王平盛.
利用ISSR和EST-SSR标记分析茶树遗传多样性的比较[J]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1):1577-1583.
被引量:6
8
李斌,陈国本,贺利雄,张文滟,黄国安.
两广茶区10个茶树品种染色体数目研究[J]
.广西植物,1999,19(3):233-235.
被引量:3
9
王旭,董丽娟,段继华,李赛君,张曙光.
84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SSR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3):260-266.
被引量:13
10
王磊,陈琪,杨华,王家琴,韦朝领,宛晓春.
适于SSR分析的茶树高质量基因组DNA提取方法[J]
.茶业通报,2013,35(1):21-24.
被引量:4
1
何凤发,田丰炉.
荞麦染色体组型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4(6):522-524.
被引量:6
2
邹永东,党利,陈红锋,尤利雅,李凌锋,张永夏,钟文超.
广东省南昆山药用植物资源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27(5):19-22.
被引量:3
3
徐田俊.
毛叶茶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制茶品质特点[J]
.中国茶叶,2007,29(1):28-28.
被引量:6
4
叶创兴,郑新强,袁长春,高昆,石祥刚,张宏达.
无咖啡因茶树新资源可可茶研究综述[J]
.广东农业科学,2001,28(2):12-15.
被引量:20
5
周卫生,干友民,李才旺,孙俊峰.
细胞遗传学在我国牧草中的应用[J]
.草业科学,2003,20(8):33-36.
被引量:4
6
美洲星在小麦上应用效果报道[J]
.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40-240.
7
吴爱忠,詹英贤.
花生属栽培种和野生种的染色体组型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1991,18(4):307-320.
8
段晓刚,卜秀玲.
大赖草Giemsa—C带染色体组型分析[J]
.草业学报,1993,2(2):56-59.
被引量:3
9
鲁为川.
油茶煤污病防治方法[J]
.新农村,2008(8):16-16.
被引量:2
10
詹英贤,周向臣,吴爱忠,程明.
向日葵不同类型品种的染色体组型分析[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0,16(3):249-254.
被引量:1
中国茶叶
199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