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内皮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意义的研究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内皮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意义的研究进展楼定安(浙江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杭州310006)近几年来,对内皮细胞(EC)的结构、功能和内皮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中的意义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兹择要简述于下。1关于内皮细胞结构的研究内皮细胞的细...
作者
楼定安
机构地区
浙江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0-116,共7页
Chinese Journal of Arteriosclerosis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损伤
内皮细胞
病理
分类号
R543.50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张嵘,楼定安.
培养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之间间隙连接形成及连接通讯的研究[J]
.实验生物学报,1993,26(2):119-125.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
1
L. G. Spagnoli,S. Villaschi,Loretana Neri,G. Palmieri. Gap junctions in myo-endothelial bridges of rabbit carotid arteries[J] 1982,Experientia(1):124~125
共引文献
4
1
薛军辉,张作明,郭群.
缝隙连接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源性超极化中的作用[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5):1383-1386.
2
刘建康.
内皮细胞和神经系统间相互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7,5(3):272-276.
被引量:9
3
王夙博,方莲花,杜冠华.
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体外共培养方法及其应用[J]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2):81-85.
被引量:1
4
姜宗来,陈双红,张炎,张传森,李玉泉,丛兴忠.
与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和生长增殖[J]
.解剖学报,2000,31(3):274-276.
被引量:7
1
谢景荣,李增刚,等.
粘附分子与脂代谢异常新进展[J]
.中华综合医学,2001,2(9):801-802.
2
黄振宇,袁洪,李轶男,张梦玺.
内皮损伤及炎性因子对老年高血压病的影响[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4):318-318.
被引量:5
3
杨玉梅,刘耕陶.
吸烟与血管内皮损伤[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3,8(3):220-222.
被引量:18
4
裘平锋.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0(6):470-471.
被引量:1
5
杨超平,赵勇.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相关性及PCI术后的变化[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3):86-89.
被引量:1
6
郭宝石,刘洪涛.
一氧化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2):183-185.
被引量:9
7
刘玉梅,杜艳芝,闫晓梅,李莉,陈融,张保华.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定量分析内皮损伤的方法学研究[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8,36(3):268-268.
8
韩爱忠,胡兵,汪俊军.
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8):866-870.
被引量:5
9
崔莹,闫玲,王磊,孙金凤,何星.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sVCAM-1测定及意义[J]
.山东医药,2005,45(7):42-43.
被引量:3
10
彭文鸿,毛宝龄,邹霞英,赖晃文,李于功.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J]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7):483-484.
被引量:3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