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5-232,共8页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同被引文献69
-
1张维明,黄家矩,支仲骥.浙江省石煤开发利用对环境的放射性影响[J].辐射防护,1989,9(3). 被引量:7
-
2曾晋祥,曾锡慎,谭光享,麦维基.热释光剂量计用于核设施环境累积剂量的测量与质量控制[J].辐射防护,1993,13(5):383-387. 被引量:8
-
3周小亚,周舜元,石玉成,王菊英,吴保德,郑玲,范葆盛,张友久.汽灯纱罩生产过程中的放射防护评价[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5,15(4):269-271. 被引量:4
-
4曾新元,刘汉钦.湖南省部分非铀矿山氡的放射卫生学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89,9(1):16-19. 被引量:11
-
5温静,叶坚,王其亮,郭印长,秦宝霞,葛盛秋,姚永祥,张广满.国际航班机组人员所受辐射剂量调查[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6,16(1):55-57. 被引量:5
-
6潘自强.中国国民剂量初步评价[J].辐射防护,1997,17(2):81-102. 被引量:22
-
7林莲卿 逄虎.北京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及其所致居民剂量[J].辐射防护,1987,7(6):450-450.
-
8张政国.湘西金矿煤渣砖建筑物理学放射性水平调查与剂量评价[J].辐射防护,1988,8(6):432-432.
-
9李文元 侯庆梅 等.稀土铁矿尘中钍含量的测定[J].辐射防护,1987,7(5):363-363.
-
10高益群.石煤矿渣建材房屋内氡浓度调查与建材使用标准的研究[J].辐射防护,1981,1(6):16-16.
引证文献7
-
1邓致荣,杜杰.某部队特定场所天然外照射的测量与比较[J].中国辐射卫生,2005,14(4):272-273.
-
2胡爱英,袁龙,徐辉,牛昊巍,苏旭.我国非铀矿山γ外照射剂量水平初步调查[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9,29(2):207-209. 被引量:3
-
3万玉松,杨琳,封章林,孔令丰,俞金兰.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环境辐射热释光累积剂量监测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9,19(2):118-122. 被引量:3
-
4曾晋祥,曾锡慎,谭光享,麦维基.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周围陆地环境γ辐射累积剂量水平[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9,19(5):357-361. 被引量:2
-
5肖慧娟.深圳地区室内天然贯穿辐射水平[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0,20(5):362-364. 被引量:6
-
6夏益华.关注人类活动引起天然照射的增加问题[J].辐射防护,2001,21(1):11-18. 被引量:14
-
7何振芸,朱兴胜,黄乃明,杨名生,施锦华,胡逢全.世界室外γ辐射剂量率水平数据的变化及在环境监测中应予注意的问题[J].辐射防护通讯,2001,21(4):3-12.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43
-
1麦维基,曾锡慎,刘小莲,贾育新.海关集装箱检查系统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J].中国辐射卫生,2005,14(1):32-33.
-
2夏益华.对管理边界问题的审管急需健全和加强[J].辐射防护,2005,25(5):257-262.
-
3周睿东,黄乃明,杨琳,孔令丰,万玉松.两批LiF(Mg、Cu、P)剂量计在环境中测量结果的差异与原因分析[J].辐射防护,2006,26(2):65-69. 被引量:2
-
4徐婷婷,夏宁,张红,朱立.青岛市天然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中测量方法探讨[J].岩矿测试,2006,25(3):219-225. 被引量:3
-
5谭文化,李胜荣,申俊峰,吴敏.大庆徐家围子火山岩热释光特征与火山活动期次及岩性判别[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7,26(3):247-252. 被引量:3
-
6吕魁,张斌,刘明.利用稳定辐射场估算仪器的宇宙射线响应值[J].中国辐射卫生,2007,16(2):215-216.
-
7孙健,宋吉国,王岩,纪雷,矫丽珍,宋振乾,姜世明.进口铜精矿原产地的放射性风险类别和管理措施研究[J].检验检疫科学,2007,17(3):76-78. 被引量:5
-
8姚德,曲丽梅,夏宁,丛丕福.青岛市区土壤中氡的测量与分析[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8,30(3):184-188. 被引量:6
-
9李忠平,林涌钦,刘祖森,肖慧娟,饶秀珍,张怡.1997~2006年深圳居民区外照射定点监测累积剂量水平[J].中国辐射卫生,2008,17(3):333-333.
-
10孙健,纪雷,林雨霏,刘心同,蔡发,赵中华.集装箱储运铜矿石γ辐射剂量率的模拟取样估计[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9,29(1):96-99.
-
1微波炉辐射强度排第一[J].婚育与健康,2008(8):14-14.
-
2放射卫生[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1996,0(6):367-369.
-
3杨孝桐,陈文瑛,赖苏克,陈秀云,杨文光.福建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累积照射剂量水平的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1994,3(2):78-81. 被引量:3
-
4邓志方.中国环境氟化物问题[J].华南预防医学,1990,0(1):72-73.
-
5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第四次委员会议纪要[J].癌变.畸变.突变,2007,19(4):271-271.
-
6裴秀坤,戚海.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及环境面临的问题[J].职业与健康,2005,21(7):980-982. 被引量:6
-
7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环境医学[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06(6):11-12.
-
8潘自强.我国天然辐射水平和控制中一些问题的讨论[J].辐射防护,2001,21(5):257-268. 被引量:84
-
9李卫华,王健,丁训城.新世纪中国环境与生殖健康的状况和展望[J].世界科学,2010,32(2):29-30. 被引量:2
-
10江波.中国的癌症发病率比欧美国家高吗[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4(3):6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