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伤愈合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实验方法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创伤愈合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实验方法杨金英,吴跃进,陈志东,许卫铭(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湛江524023)我们根据国外有关文献的报道及我室的条件,建立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创伤愈合实验动物模型及实验方法,便于开展有关的药理实验研究及药物疗效评价。1材料与...
作者
杨金英
吴跃进
陈志东
许卫铭
机构地区
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3-84,共2页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
关键词
创伤愈合
实验动物模型
建立
分类号
R6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8
1
邹伟,张国威,匡洪宇,于学平,孙晓伟,滕伟,赵佳辉,郭新年.
针刺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VEGF表达调控的动态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9):57-60.
被引量:5
2
秦军志,周树夏.
肿瘤坏死因子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调节作用[J]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3,20(6):339-342.
被引量:2
3
崔玉芳.
肥大细胞与纤维化[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5,11(3):328-331.
被引量:8
4
付小兵.生长因子与创伤修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012.
5
樊明文,口腔生物学,1996年,287页
6
龙振洲,医学免疫学(第2版),1996年,156页
7
方福德,现代医学实验技巧全书,1995年,40页
8
秦志军,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3年,20卷,6期,339页
9
付小兵,生长因子与创伤修复,1993年,10页
10
成令忠,组织学(第2版),1993年,1035页
引证文献
2
1
周艳杰,刘光谱.
电针足三里对肉芽组织病理学表现及超微结构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6):74-77.
被引量:7
2
韩超,孙忠人,张秦宏,王德龙,张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电针治疗大鼠创面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J]
.针灸临床杂志,2014,30(7):63-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赵彩娇,杨丽梅,邓志玲,霍俐颖,盛彩玲,李锌夷.
针灸促进创面修复的机制研究进展[J]
.针刺研究,2023,48(7):706-712.
被引量:1
2
朱永磊,宋小鸽.
针刺对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2):102-105.
被引量:9
3
邢捷,阙华发,唐汉钧.
中医药促进皮肤溃疡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实验研究近况[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10):1080-1085.
被引量:27
4
李荣荣,曹鹏,霍介格,王小宁.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结水肿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1):102-104.
被引量:21
5
王建东,赵春英.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西医治疗现状[J]
.亚太传统医药,2013,9(7):72-74.
被引量:7
6
黎汉忠,黄智芬,张作军,陈闯,陆永奎,谭志强.
电针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02,24(4):255-257.
被引量:25
7
李永明.
关于肥大细胞与经穴现象的“宋氏理论”及研究方向[J]
.中国针灸,2016,36(10):1063-1068.
被引量:27
8
靖媛,赵碧云,陈梦羽,吴丰圆,胡炜圣,童伯瑛.
从经络实质假说探讨针灸延缓皮肤衰老的内涵和意义[J]
.福建中医药,2022,53(7):35-38.
被引量:4
1
傅小兵,田惠民.
生长因子与创伤愈合[J]
.实用外科杂志,1991,11(7):390-392.
被引量:7
2
Robi.,CJ,张海文.
生长因子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J]
.科技译丛(长沙),1993(1):49-51.
3
陈力莹,朱倩.
中西医结合促进供皮区创面愈合的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9,5(6):391-391.
4
王正国.
新世纪创伤愈合研究的思考[J]
.中华创伤杂志,1998,14(6):346-347.
被引量:8
5
F.Hofstdter,武忠弼.
创伤愈合病理学[J]
.德国医学,1995,12(4):226-229.
6
肖年来,姚共和.
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J]
.中国中医骨伤科,1999,7(6):49-51.
被引量:20
7
刘拱喜,王强,胡福兴,韩兴海,鲁开化.
无瘢痕愈合中细胞外基质的研究进展[J]
.前卫医药杂志,2000,17(1):62-63.
被引量:1
8
陈西广,王真,刘万顺,张文君.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J]
.生命的化学,2000,20(5):217-219.
9
潘建春,阿地力江.伊明.
勃起功能障碍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11):1290-1292.
被引量:3
10
葛茂星,曹文德.
烧伤研究与治疗进展[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3,24(2):110-114.
被引量:1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