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胃癌死亡率不同的两地区胃癌及癌旁病变病理的比较性观察
被引量:2
出处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7-190,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参考文献6
-
1王锐,甘肃医药,1987年,6期,1页
-
2赵俊生,兰州医学院学报,1985年,4期,48页
-
3刘介眉,中华病理学杂志,1983年,12期,152页
-
4虞积耀,中华病理学杂志,1983年,12期,164页
-
5雷道年,中华肿瘤杂志,1980年,2期,55页
-
6李义清,中华肿瘤杂志,1980年,2期,101页
同被引文献17
-
1兰中芬,屈安,张荫芝,郭峻东,畅志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及胃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1993,20(2):110-112. 被引量:7
-
2车至香,浦淑英.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在胃癌时的变化[J].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5,7(1):31-33. 被引量:11
-
3余春仙 江石湖 等.以OKT单克隆抗体研究胃癌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J].上海免疫学杂志,1985,5(3):156-156.
-
4王明德 王苏河 等.应用T淋细胞亚群单克隆抗体对慢性胃炎患者免疫状态的检测[J].中华消化杂志,1989,9(6):362-362.
-
5王球达 金宜德 等.天然杀伤(NK)细胞的研究.I.^125IUdR释放试验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NK活性[J].上海免疫学杂志,1983,3(5):272-272.
-
6李中华 许荣 等.胃癌病人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7,3(2):81-81.
-
7付启良 杨梅芳 等.前列腺素E(PGE)与胃癌[J].中华肿瘤杂志,1986,8(5):345-345.
-
8兰中风,肿瘤防治研究,1993年,20卷,2期,110页
-
9王明德,中华消化杂志,1989年,9卷,6期,362页
-
10李中华,中国免疫学杂志,1987年,3卷,2期,81页
二级引证文献20
-
1莫耘松,陈芝芸,严茂祥,项柏康.胃尔康颗粒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5):265-266. 被引量:8
-
2刘小静,胡涛,任艳青,谢守鹏,田明.胃必灵胶囊配合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6):5-6. 被引量:1
-
3刘庆春,韩梅娇,李鸿滨.胃癌与幽门螺杆菌cagA、hrgA基因相关性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2):261-263. 被引量:6
-
4邢燕玲,游俊.四君子汤对脾气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2):18-20. 被引量:8
-
5周槐娜,郑春英,黄捷平.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2Z):28-29. 被引量:5
-
6惠起源,魏晓萍,冯义朝,崔轶霞,党冬梅.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肠化生关系的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3):494-495. 被引量:11
-
7章谙鸣,韩吉.益脾涤痰化淤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610-611. 被引量:6
-
8杜铁良,赵自明,黄雪君,曾晓会.愈萎平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2):186-187. 被引量:2
-
9王景毅,韩梅娇,罗荣.幽门螺杆菌cagA和hrgA基因与胃癌慢性胃炎相关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3):293-294. 被引量:2
-
10赵晓,金建军.豫西地区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生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6):1220-1223. 被引量:2
-
1吕英志,柳剑英,廖松林.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关系的探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5):298-300. 被引量:83
-
2吴先志,翟建英,张建中,郑庆璇,郭风英,张玉林.P53和c-erbB-2基因在胃癌及其癌旁病变中的表达[J].宁夏医学杂志,1998,20(1):25-26.
-
3冯艳玲,张钦宪,乐小萍.胃癌、癌旁病变中p53与Bcl-2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2):3-5. 被引量:6
-
4柳凤轩,于冬梅,阎晓初,贺光友,王忠前.早期胃癌、癌旁病变的粘液组化及超微结构的观察——对胃癌组织发生的探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9,11(1):24-28.
-
5赵庆丽,杜延泽.乳腺癌癌旁病变与乳腺癌的关系——附95例病理组织学分析[J].陕西肿瘤医学,2001,9(2):87-88.
-
6丁运良.肝癌间质及癌旁病变的病理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03,18(2):188-190. 被引量:2
-
7王兆会,肖邦良,等.食管鳞癌,癌旁病变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6,21(T10):134-137.
-
8王旭光,陈根殷,何慧娟,陈美君.环氧化酶-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04,19(3):287-289. 被引量:1
-
9王万忠,杜德利,陈立华,范慧.胃癌及其癌旁病变中p16、nm23-H_l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J].外科理论与实践,1998,3(1):24-26.
-
10何军,沙凌云.乳腺原位癌26例的诊断与治疗[J].安徽医药,2004,8(4):265-26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