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9年,Auto-ID实验室(Auto-IDLabs)首先提出了物联网(The Internet ofthings)的概念: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对物联网的涵义进行了扩展,在ITU的报告中,物联网被定义为:通过将近距离无线收发装置(short-range mobiletransceivers)嵌入到大量的器件及日常生活用品中,使得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能够随时随地相互通讯,从而构成较互联网而言广阔得多的全新的网络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自动进行彼此的"交流"和"感知",而无需人的干预。即达到物的"互联"。在此基础上,利用专家系统和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有效的物的管理,从而达到"智慧"星球的状态,由此将带来全球资源效率的极大提升。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从国家的战略发展角度来看,物联网可能成为国与国之间在下个时代信息技术竞争的主要体现。目前,全球主流国家先后都提出了物联网发展战略,全球掀起新一轮物联网浪潮。 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战略。 2009年6月欧盟启动"物联网行动计划"。 2009年韩国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 2009年7月,日本制定颁布了日本新一代的信息化战略"I-Japan"战略。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建立"感知中国"中心。11月3日,国务院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物联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面对风起云涌的物联网大潮,产业链上的相关方都在积极寻找自己的定位。本刊特别邀请了中国自动识别业界的专家,发表对物联网的发展、自动识别产业面临的机遇的精彩观点。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oles of Auto-ID, including barcode, RFID,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ddre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China combin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Auto-ID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meanwhile points out where Auto-ID industry should go to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出处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2010年第1期39-41,10+38,共3页
China AUT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