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南港铁路第Ⅰ海相层软土工程地质特征浅析
Analysis 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Soil at Marine Sequence Ⅰ along Nangang Railway in Tianjin
摘要
简述了天津南港铁路第Ⅰ海相地层中软土的成因及工程地质特性。通过对南港铁路第Ⅰ海相层软土的勘探、试验、分析及区域地质资料的参考对比,查清了南港铁路第Ⅰ海相层软土的岩性、分布、埋深、厚度等情况。通过对勘探和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得出了南港铁路第Ⅰ海相层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特征,并对其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概括。最后,对软土地基给出了一定的处理方法,并通过比较选择了经济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
出处
《铁道勘察》
2010年第6期31-33,共3页
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参考文献6
-
1王耀琴.南疆港进港铁路软土地基勘察及处理方法[J].铁道勘察,2008,34(5):49-51. 被引量:3
-
2易敏,章定文.连云港海相软土基本特性与处理方法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5,22(5):52-55. 被引量:9
-
3邢恩桥,许国辉,胡光海,房俊伟,薛红.天津沿海地层工程地质性质统计特征[J].海岸工程,2005,24(1):48-52. 被引量:8
-
4王强,刘立军,王卫东,徐海振,孙维义.环渤海地区及华北平原第四纪古环境变迁机制[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4,27(3):129-138. 被引量:27
-
5汪品先,闵秋宝,卞云华,成鑫荣.我国东部第四纪海侵地层的初步研究[J]地质学报,1981(01).
-
6林景星.华北平原第四纪海进海退现象的初步认识[J]地质学报,1977(02).
二级参考文献38
-
1杨锦贤.天津海岸带经济开发的地质环境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4,11(3):36-40. 被引量:5
-
2袁宝印,崔久旭,朱日祥,田文来,李容全,王强,严富华.泥河湾组的时代、地层划分和对比问题[J].中国科学(D辑),1996,26(1):67-73. 被引量:68
-
3陈德昌 顾尚勇.下辽河平原第四纪磁性地层的初步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1988,16(2):169-177.
-
4Cande S C & D V Kent.Revised calibration of the geomagnetic polarity timescale for the Late Cretaceous and Cenozoic [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95,100 (6):93-95.
-
5杨子赓 李幼军 等.试论河北平原东部第四纪地质几个基本问题[J].地质学报,1979,4:263-279.
-
6陈萱 许清海.黄河三角洲的发育及其与水系变迁的关系[A].吴忱.华北平原古河道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35-255.
-
7王乃樑 杨景春 夏正楷.山西地堑系新生代沉积与构造地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392.
-
8林和茂 袁凤钿 黄育庆 地质矿产部石油普查勘探局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专业委员会 石油地质文集编辑委员会编.汾渭盆地新生代介形类化石[A].地质矿产部石油普查勘探局、中国地质学会石油专业委员会、石油地.石油地质文集 4-地层古生物[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59-102.
-
9金权 王平 王松根.安徽淮北平原第四纪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1-107.
-
10王强 田国强.第四纪年代地层学研究的启示[A].《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论文集》编委会编.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论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366-369.
共引文献43
-
1张振飞,高继雷,周永刚,裴伦培,白述超.山东南四湖东岸QK101孔第四纪地层划分及形成时代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2,22(3):95-97. 被引量:2
-
2郑忠成,董宏文,付亮,王芳.天津海积软土工程性质参数之间关系的初步分析[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8,14(3):171-175. 被引量:2
-
3李少波,张献民,智胜英.路基压实度剪切波测试新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2008,25(3):32-37. 被引量:17
-
4施林峰,翟子梅,王强,张学斌,杨振宇.从天津CQJ4孔探讨中国东部海侵层的年代问题[J].地质论评,2009,55(3):375-384. 被引量:42
-
5李利波,翟子梅,周志勇,田树信.天津地区黄骅坳陷全新世沉积环境及其变化特征[J].地层学杂志,2009,33(4):420-424. 被引量:3
-
6刘芳,杨绪连,陈宇坤,王志胜.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分区研究[J].灾害学,2010,25(1):54-58. 被引量:7
-
7贺传松,朱露培,丁志峰,潘纪顺.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渤海盆地的沉积覆盖[J].地质学报,2010,84(5):716-722. 被引量:4
-
8史丙新,张力方,吕悦军,钱海涛,彭艳菊.天津滨海场地土动力学参数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10,5(3):288-298. 被引量:15
-
9张振克,谢丽,张云峰,徐军,李书恒,王颖.苏北平原MIS 3阶段海侵事件的沉积记录[J].第四纪研究,2010,30(5):883-891. 被引量:20
-
10张茂恒,李吉均,舒强,陈晔,赵志军.兴化XH-1孔记录的苏北盆地晚新生代沉积体系及环境变化过程[J].地理研究,2011,30(3):513-522. 被引量:8
-
1韦芳.镇江市公路交通量特征浅析[J].江苏交通科技,2001(5):2-4.
-
2尚云东,袁超.我国县城交通特征浅析[J].交通标准化,2006,34(10):209-211. 被引量:1
-
3张明,常福安.静力触探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江苏地质,1990(4):37-40.
-
4卢贤存,王彪,周滨.海湾区域桩基施工技术控制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1,24(3):53-56.
-
5周燕来.我国铁路客站建筑技术特征浅析[J].山西建筑,2011,37(7):187-189.
-
6李云鹏.青藏高原冻土特征浅析[J].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3):208-208.
-
7陈豪.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浅析[J].交通与运输,2013,29(5):53-55. 被引量:2
-
8王仰让.江苏省如港一级公路软土工程地质勘察与处理措施[J].科技交流,2004,34(2):24-26.
-
9董辉,陈玺文,傅鹤林,陈铖,胡自然.堆积碎石土剪切特性的三轴试验[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2):59-66. 被引量:11
-
10李涵,周涛,李欣,连齐才.山地城市公交网络特征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交通标准化,2011,39(24):146-149. 被引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