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汉代田法——对其实施的背景和影响的考察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西汉前期,汉武帝任用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代田法在中国西北地区得以施行与当时的气候条件、经济因素、政治氛围不无关系。这种耕作制度增加了粮食产量,并出现了储存余粮的代田仓;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是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典范,也是中国耕种方式由粗放型向精耕细作型转变的开端。
作者
张琦
机构地区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0年第23期5-6,共2页
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
关键词
代田法
实施背景
实施的意义
生态保护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0
1
张传玺.
两汉大铁犁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1):78-91.
被引量:15
2
陈文华.
试论我国传统农业工具的历史地位[J]
.农业考古,1984(1):30-39.
被引量:14
3
王静如.
论中国古代耕犁和田亩的发展(续)[J]
.农业考古,1984(1):58-69.
被引量:2
4
宋兆麟.
西汉时期农业技术的发展——二牛三人耦犁的推广和改进[J]
.考古,1976(1):3-8.
被引量:8
5
张履鹏,赵玉蓉.
论汉代推行“代田法”在农业技术改革中的作用[J]
.中国农史,1988,7(1):50-53.
被引量:8
6
陈正奇.
代田法的增产原因浅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3):61-65.
被引量:1
7
周昕.
说“耦”[J]
.中国农史,2004,23(3):8-14.
被引量:6
8
乔修罡,王丽芬,万良.
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出土汉画像石[J]
.华夏考古,2008(3):32-36.
被引量:11
9
陈金霞.
汉武帝《轮台诏》并非罪己诏[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6):110-113.
被引量:6
10
韩同超.
汉代华北的耕作与环境:关于三杨庄遗址内农田垄作的探讨[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25(1):40-4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鲁维铭.
论代田法的实施动因——兼谈代田法对畎亩制的继承发展[J]
.农业考古,2020(4):66-73.
2
韩蓓蓓.
论汉代居延屯区的代田法[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1,41(6):50-54.
3
张凤.
“代田法”再认识[J]
.古今农业,2015(4):11-2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星光,孙刘伟.
农史研究的执著追求与广域探索——读张履鹏先生《中国农业历史研究》[J]
.中国农史,2018,37(6):135-142.
1
李强.
重新释读“代田法”[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4(1):53-56.
被引量:3
2
田索菲.
试析日伪时期集团部落和内国开拓民政策的异同[J]
.北方文物,2015,0(4):109-110.
3
张强.
汉代以前农田耕种方式的演变与生态环境变迁[J]
.农业考古,2014,0(6):19-25.
4
黄富成.
西汉铁官“大器”问题探讨[J]
.中原文物,2010(6):76-80.
被引量:4
5
陈昌远.
高中課本第一册說汉代“代田法”可使每亩多收一石,那时一石、一亩等于現在多少?魏晋南北朝时代一亩有多大?南朝每丁增至谷五石,每石等于現在多少?[J]
.史学月刊,1958(11):39-39.
被引量:1
6
张伟豪.
论台湾原住民的农耕祭仪[J]
.民族论坛,2011(9X):38-41.
被引量:1
7
精通农活的女寿星——王富花[J]
.老年人,2001,0(1):41-41.
8
陈涌清.
居延汉简新解一则[J]
.中国史研究,1999(2):173-174.
9
王庆卫.
唐代搜粟都尉考[J]
.农业考古,2015,0(6):226-230.
10
王星光.
汉都长安与农业发展[J]
.中国农史,2015,34(4):29-35.
被引量:3
黑龙江史志
2010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