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管理观察》
2006年第4期30-30,共1页
Management Observer
同被引文献15
-
1于立,刘劲松.中国煤、电关系的产业组织学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9):50-56. 被引量:79
-
2陈高生,熊小彤.组织协调费用的一个分析框架[J].财经科学,2005(1):55-61. 被引量:3
-
3王凤彬,陈高生,熊小彤.企业内部市场交易费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1):95-101. 被引量:19
-
4李学峰.目前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5,24(3):20-21. 被引量:13
-
5王颖.合同违约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月刊(下),2006(2):17-18. 被引量:6
-
6陶长琪,刘劲松.企业纵向联结的效应分析——基于煤电行业的实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2):97-107. 被引量:25
-
7张慧明,周德群,朱佩枫.煤、电价格联动与纵向一体化的比较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22(14):74-75. 被引量:8
-
8张锦中.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科技,2007,16(8):145-147. 被引量:1
-
9刘伟,周健奇.煤电一体化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J].煤炭经济研究,2008(12):9-10. 被引量:4
-
10曾维君.企业交易成本的构成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25(5):148-14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6
-
1石鸟云,周星.我国电力企业技术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5):127-132. 被引量:10
-
2冀涛.解决发电企业运营中的煤电矛盾的路径分析[J].时代经贸,2013,11(2):123-123.
-
3王茂欣,任宏.基于造价控制的最优承发包模式选择[J].工程管理学报,2013,27(2):1-5. 被引量:9
-
4孔繁晔.基于系统观的煤电一体化可行性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2):61-66.
-
5刘平阔,谭忠富.如何实现煤电交易稳定匹配和规模联动[J].中国管理科学,2017,25(1):106-116. 被引量:6
-
6周佩轩.新形势下油田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6):4-5. 被引量:3
-
1J.普科维奇,文兵.《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关系》简介[J].国外社会科学,1986(12):65-66.
-
2仲济生.试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任务[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1-4.
-
3同生缘缘分传情[J].青春男女生(许愿草),2005,0(10):63-63.
-
4马玉忠.哈尔滨力推“新庄模式”[J].中国经济周刊,2012(27):48-49.
-
5周向阳.抓好法制建设 推动经济发展[J].统计与咨询,2001(3):10-10.
-
6简文.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J].商业时代,2009(30):52-52.
-
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卓越理财,2009(11):9-9.
-
8陈颖.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5(2):190-190. 被引量:1
-
9顾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反市场派”吗?[J].文化纵横,2010(2):124-125.
-
10张胜纪."奇才"张五常[J].视野,2001(7):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