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氧化氯在制水除藻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二氧化氯的除藻特性和实际应用为依据,全面介绍了藻类对制水的影响、二氧化氯的性质和在制水处理中的投加方式,以及取得的效果。
作者
焦汉兵
机构地区
安石化港贮部
出处
《安庆科技》
2010年第4期44-46,共3页
Anqing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二氧化氯
制水
除藻
分类号
TU991.25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8
1
葛新华,储昭升,金相灿,赵承易,胡小贞,张淑英.
外源性稀土La和Ce对几种淡水微藻生长影响的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z1):66-69.
被引量:10
2
刘茜,张金松,尤作亮.
紫外线给水预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J]
.给水排水,2004,30(9):12-16.
被引量:14
3
严立,刘志明,陈建刚,何圣兵,吴德意,孔海南.
潜流式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景观水体[J]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2):11-13.
被引量:50
4
涂书新,韦朝阳.
我国生物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6):20-32.
被引量:43
5
孔繁翔,高光.
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的思考[J]
.生态学报,2005,25(3):589-595.
被引量:635
6
廖平安,胡秀琳.
流速对藻类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J]
.北京水利,2005(2):12-14.
被引量:69
7
陆开宏,王扬才,蔡惠凤.
2种摄藻鱼消化酶活性及消化器官组织形态比较研究[J]
.水利渔业,2005,25(5):37-39.
被引量:8
8
樊杰,陶涛,张顺,杨照.
紫外光预处理与预氯化强化除藻的作用比较[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5,36(5):24-26.
被引量:7
9
林建伟,朱志良,赵建夫.
曝气复氧对富营养化水体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J]
.生态环境,2005,14(6):812-815.
被引量:61
10
李发站,吕锡武,王华成,戈军.
UF膜与砂滤生物接触氧化联用处理富营养化湖泊水[J]
.水处理技术,2006,32(6):41-4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李安峰,潘涛,杨冲,胡翔,刘建平,吴呈西.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与控制技术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041-9044.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李安峰,潘涛,徐文江,李箭.
某会议中心人工湖水质生态修复[J]
.中国给水排水,2013,29(18):87-88.
被引量:3
2
张晓磊,魏亮亮,赵庆良,杨广伟.
离子交换法去除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中磷的效能及机理[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30(5):653-657.
被引量:5
3
白丽荣,郑博颖,张勇,芦站根.
生态浮床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
.衡水学院学报,2014,16(4):52-54.
被引量:5
4
李安峰,徐文江,潘涛,李箭.
公园人工湖水质改善工程[J]
.中国给水排水,2014,30(14):90-92.
被引量:3
5
程宇凯,秦可娜,魏亮亮,涂剑成,赵庆良.
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蛋白特征及其资源化开发[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201-205.
被引量:4
6
陈婧,刘桂青,翟正丽,杨肖娥.
南方饮用水塘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综述[J]
.浙江水利科技,2015,43(3):13-18.
被引量:3
7
王莹,吴从林,魏元芹,万艳雷.
湖泊富营养化对石臼湖枢纽工程响应的数值模拟[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10):38-42.
被引量:2
8
梁长蓂,李新,冉霞.
基于时空分布的阳澄湖营养化进程及其趋势[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5,36(6):443-447.
被引量:8
9
刘伸伸,张震,何金铃,马友华,胡宏祥,张春格.
水生植物对氮磷及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6,33(5):910-919.
被引量:23
10
张芳,易能,邸攀攀,王岩,张振华,唐婉莹,严少华,高岩.
不同水生植物的除氮效率及对生物脱氮过程的调节作用[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7,33(2):174-180.
被引量:23
1
李永红,汪立飞,李彦春,白华清,王胤.
气浮处理含藻水库水的工艺设计[J]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6):38-41.
被引量:13
2
蒋新跃,栾清,丛海兵,徐思涛,刘玉娇,朱学源.
压力强化混凝除藻工艺中藻毒素安全性研究[J]
.环境科学,2014,35(11):4171-4175.
被引量:4
3
蒋新跃,徐思涛,丛海兵,刘玉娇,朱学源.
压力强化混凝沉淀过滤除藻工艺中藻毒素去除研究[J]
.给水排水,2015,41(3):120-124.
被引量:3
4
石颖,马军,蔡伟民,李圭白.
湖泊、水库水的强化混凝除藻的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1,21(2):251-253.
被引量:45
5
石颖,陈忠林,李圭白.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强化混凝除藻室内试验研究[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33(4):43-45.
被引量:15
6
关心丽.
净水工艺投泥除藻的研究[J]
.净水技术,2003,22(6):4-6.
被引量:3
7
刘伟,蔡国庆,李永民,纪峰,马军.
高铁酸盐预氧化除藻工艺对含藻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34(2):220-224.
被引量:16
8
安东子,杨艳玲,李星,奚璐翊,李春敏.
膜生物反应器启动阶段除藻效果研究[J]
.供水技术,2010,4(6):6-9.
9
周利,杨惠敏,孙嗣杰,彭永臻,刘洪梅.
给水处理中藻类去除的方法[J]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6(4):40-43.
被引量:21
10
迟玉霞,陈翼孙.
臭氧-气浮联用新工艺处理含藻水[J]
.城市公用事业,1998,12(6):18-19.
被引量:3
安庆科技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